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农业产业化第18页
        2.1.2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第18-19页
        2.1.3 技术创新能力第19-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1页
        2.2.1 一般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第20页
        2.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第20-21页
        2.2.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第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第22-31页
    3.1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第22-27页
        3.1.1 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为多种创新模式相结合第22-23页
        3.1.2 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是新产品创新第23-24页
        3.1.3 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金额增加但比重较小第24-25页
        3.1.4 企业科研人才学历以本科及以下为主第25-26页
        3.1.5 企业技术创新已取得直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26-27页
    3.2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7-30页
        3.2.1 企业规模因素第27-28页
        3.2.2 企业管理因素第28页
        3.2.3 创新技术因素第28-29页
        3.2.4 创新资金因素第29页
        3.2.5 创新人才因素第29-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第31-40页
    4.1 模型构建原则第31-32页
        4.1.1 科学性原则第31-32页
        4.1.2 动态性原则第32页
        4.1.3 实用性原则第32页
        4.1.4 导向性原则第32页
    4.2 样本及指标数据来源第32-33页
    4.3 模型构建及步骤第33-35页
        4.3.1 模型的提出第33-34页
        4.3.2 因子分析模型第34-35页
    4.4 实证分析第35-38页
    4.5 评价结果分析第38-39页
    4.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提升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第40-45页
    5.1 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及引导第40-41页
    5.2 建立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及管理制度第41-42页
    5.3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第42页
    5.4 完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科研资金保障制度第42-43页
    5.5 加强龙头企业人力资本建设第43页
    5.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6 结论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第51-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度压力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