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农业产业化 | 第18页 |
2.1.2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第18-19页 |
2.1.3 技术创新能力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2.1 一般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 第20页 |
2.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 | 第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22-31页 |
3.1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 | 第22-27页 |
3.1.1 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为多种创新模式相结合 | 第22-23页 |
3.1.2 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是新产品创新 | 第23-24页 |
3.1.3 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金额增加但比重较小 | 第24-25页 |
3.1.4 企业科研人才学历以本科及以下为主 | 第25-26页 |
3.1.5 企业技术创新已取得直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第26-27页 |
3.2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3.2.1 企业规模因素 | 第27-28页 |
3.2.2 企业管理因素 | 第28页 |
3.2.3 创新技术因素 | 第28-29页 |
3.2.4 创新资金因素 | 第29页 |
3.2.5 创新人才因素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 第31-40页 |
4.1 模型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4.1.1 科学性原则 | 第31-32页 |
4.1.2 动态性原则 | 第32页 |
4.1.3 实用性原则 | 第32页 |
4.1.4 导向性原则 | 第32页 |
4.2 样本及指标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4.3 模型构建及步骤 | 第33-35页 |
4.3.1 模型的提出 | 第33-34页 |
4.3.2 因子分析模型 | 第34-35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35-38页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提升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 第40-45页 |
5.1 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及引导 | 第40-41页 |
5.2 建立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及管理制度 | 第41-42页 |
5.3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 第42页 |
5.4 完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科研资金保障制度 | 第42-43页 |
5.5 加强龙头企业人力资本建设 | 第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6 结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