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语 | 第5-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3-18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18-34页 |
1 研究设计 | 第18页 |
2 研究人群的选择 | 第18页 |
3 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 | 第18页 |
4 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 | 第18-23页 |
5 外环境空气污染监测数据收集及调查对象暴露浓度赋值 | 第23-24页 |
6 基于微环境模型的PM_(2.5)个体暴露水平估算 | 第24-25页 |
7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 第25-26页 |
8 呼出气冷凝液(EBC) pH值的测定 | 第26页 |
9 EBC中8-异前列烷测定 | 第26-29页 |
10 EBC中尿素(Urea)测定 | 第29-31页 |
11 IgE表达调控通路信号分子的测定 | 第31-32页 |
12 质量控制 | 第32-33页 |
13 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二、结果 | 第34-86页 |
第一部分 效应标志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4-4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一般状况 | 第41-43页 |
第三部分 调查对象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 | 第43-49页 |
第四部分 空气污染对哮喘儿童呼吸道炎相关生物标志物影响的分析 | 第49-72页 |
第五部分 空气污染对哮喘儿童呼吸道氧化应激相关生物标志物影响的分析 | 第72-81页 |
第六部分 空气污染对哮喘儿童IGE表达调控信号分子影响分析 | 第81-86页 |
三、讨论 | 第86-92页 |
四、主要结论 | 第92页 |
五、创新点 | 第92-93页 |
六、问题及展望 | 第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附录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个人简历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