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案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斯里兰卡外交战略的形成、目标及布局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全方位外交战略的形成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全方位外交的目标 | 第14-15页 |
一、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 | 第14-15页 |
二、打造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 | 第15页 |
第三节 全方位外交的布局 | 第15-20页 |
一、强化与印度的外交联系 | 第16-17页 |
二、适当拉开与中国的距离 | 第17-18页 |
三、缓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斯里兰卡外交战略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3页 |
第一节 历史性因素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国内政治因素 | 第21页 |
第三节 国际政治因素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斯里兰卡外交战略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内部制约因素 | 第23-25页 |
一、国内政治环境的制约 | 第23-24页 |
二、国内经济环境的制约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外部制约因素 | 第25-31页 |
一、印度的制约 | 第26-27页 |
二、中国的制约 | 第27-29页 |
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约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中国的应对策略 | 第31-38页 |
第一节 借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两国的战略合作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合作 | 第33-36页 |
一、深化中斯两国在经贸等传统领域的合作 | 第33-35页 |
二、加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推动中、印、斯三方合作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