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激光显示技术 | 第11-17页 |
1.1.1 激光显示 | 第12-15页 |
1.1.2 激光投影显示系统的结构组成 | 第15-17页 |
1.2 投影显示中散斑抑制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1.3 激光显示系统中散斑测量与评价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激光散斑及其统计特性 | 第21-31页 |
2.1 散斑及其产生机理 | 第21-25页 |
2.1.1 散斑现象 | 第21-23页 |
2.1.2 散斑的产生机理 | 第23-25页 |
2.2 散斑的统计特性 | 第25-29页 |
2.2.1 散斑的一阶统计性质 | 第25-27页 |
2.2.2 散斑图样的叠加 | 第27-29页 |
2.3 散斑的分类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散斑测量与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43页 |
3.1 人眼光学特性及其对散斑感知特性分析 | 第31-35页 |
3.1.1 人眼的视觉特性 | 第31-34页 |
3.1.2 观察的散斑特征 | 第34-35页 |
3.2 激光投影显示中散斑特性 | 第35-37页 |
3.2.1 激光投影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3.2.2 激光投影显示中的散斑特性 | 第36-37页 |
3.3 系统参数对散斑对比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37-42页 |
3.3.1 景深对CCD接收到散斑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成像透镜的通光孔径 | 第38-39页 |
3.3.3 成像透镜的F数 | 第39-40页 |
3.3.4 探测器的距离 | 第40页 |
3.3.5 探测器的积分时间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散斑对比度的测量与评价 | 第43-55页 |
4.1 系统结构与测量原理 | 第43-45页 |
4.2 不同参数设置对散斑对比度影响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4.2.1 成像透镜的F数 | 第45-47页 |
4.2.2 探测器的距离 | 第47-48页 |
4.2.3 CCD积分时间 | 第48-49页 |
4.2.4 CCD与屏幕轴线的角度 | 第49-50页 |
4.2.5 离焦对散斑对比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 模拟人眼的散斑测量系统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基于散斑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测量与评价 | 第55-67页 |
5.1 测量原理 | 第55-58页 |
5.2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58-65页 |
5.2.1 散斑的严重度 | 第60-62页 |
5.2.2 散斑的各向异性 | 第62-64页 |
5.2.3 散斑的颗粒度 | 第64-65页 |
5.2.4 与基于散斑对比度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65页 |
5.3 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后续工作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6.2 后续工作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化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