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 第13-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丙烷制丙烯的工艺路径 | 第14-15页 |
1.2 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体系 | 第15-21页 |
1.2.1 钒基催化剂 | 第16-18页 |
1.2.2 钼基催化剂 | 第18-19页 |
1.2.3 稀土催化剂 | 第19-20页 |
1.2.4 负载型催化剂 | 第20页 |
1.2.5 硼基催化剂 | 第20-21页 |
1.3 丙烷氧化脱氢机理 | 第21-22页 |
1.3.1 自由基机理 | 第21页 |
1.3.2 氧化还原机理 | 第21-22页 |
1.4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在低碳烷烃氧化脱氢中的应用 | 第22-26页 |
1.4.1 目前三维有序大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4.2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在低碳烷烃氧化脱氢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1.5 研究基础和立题依据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方法 | 第28-33页 |
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1.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2.2 催化剂表征 | 第29-30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页 |
2.2.2 氮气(N_2)等温吸-脱附实验 | 第29页 |
2.2.3 元素分析(ICP-AES) | 第29页 |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9页 |
2.2.5 激光拉曼光谱(Raman) | 第29页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9-30页 |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0页 |
2.2.9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0页 |
2.2.10 程序升温还原(TPR) | 第30页 |
2.3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第30-33页 |
第三章 3DOM VMg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的应用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催化剂制备 | 第34-35页 |
3.2.1 制备均匀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 | 第34页 |
3.2.2 制备三维有序PS微球胶体晶体模板 | 第34页 |
3.2.3 制备 3DOM VMgO催化剂 | 第34-35页 |
3.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35-41页 |
3.3.1 催化剂织构性质分析 | 第35-36页 |
3.3.2 催化剂形貌分析 | 第36-38页 |
3.3.3 催化剂晶相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3.3.4 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质 | 第40-41页 |
3.4 催化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3DOM NiCe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的应用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催化剂制备 | 第46页 |
4.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46-52页 |
4.3.1 催化剂织构性质分析 | 第46-50页 |
4.3.2 催化剂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4.3.4 催化剂表面化学性质 | 第51-52页 |
4.4 催化性能测试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第55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55-56页 |
5.3 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