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

黄东海上升流机制数值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32页
   ·海洋上升流的研究意义第15-17页
   ·诱生和影响沿岸上升流的动力机制第17-29页
     ·风生上升流(埃克曼输运)第17-19页
     ·海流(地形)致上升流第19-23页
     ·地形对风生沿岸上升流的影响第23页
     ·岸线形状对上升流的影响第23-25页
     ·中尺度涡上升流第25-26页
     ·海流弯曲第26-27页
     ·温跃层的动力抬升第27-28页
     ·潮的影响第28-29页
   ·海洋上升流的识别第29-30页
   ·本文的工作第30-32页
第二章 数值模式的建立第32-40页
   ·浪-潮-流的耦合第32-36页
     ·海浪-环流的耦合第33-35页
     ·潮流-环流的耦合第35-36页
   ·模式的配置第36-40页
     ·基本参数第36页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第36-39页
     ·次网格物理过程的参数化第39-40页
第三章 浙江沿岸和长江口外的夏季上升流第40-78页
   ·引言第40-45页
     ·研究回顾:浙江沿岸上升流第40-43页
     ·研究回顾:长江口外上升流第43页
     ·研究海区概况第43-45页
   ·观测与分析第45-51页
     ·现场调查第45-48页
     ·卫星遥感第48-51页
   ·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第51-70页
     ·数值模式验证第51-54页
     ·结果与分析第54-67页
     ·讨论第67-70页
   ·潮致上升流的正压机制第70-76页
     ·计算过程第70-71页
     ·正压潮致上升流的三维结构第71-76页
   ·本章结论第76-78页
第四章 浙江沿岸的冬季上升流第78-92页
   ·引言第78-79页
   ·观测与分析第79-82页
   ·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第82-90页
     ·模式结果与验证第82-86页
     ·数值试验与机制探讨第86-90页
   ·本章结论第90-92页
第五章 黄海的夏季上升流(与海表冷水斑块现象)第92-126页
   ·引言第92-94页
     ·黄海的上升流研究概述第92-93页
     ·黄海冷水团垂向环流第93-94页
   ·表层冷水斑块现象第94-100页
     ·历史调查第95页
     ·卫星观测第95-100页
   ·上升流与表层冷水第100-123页
     ·表层冷水形成机制第100-105页
     ·潮混合锋面上升流第105-113页
     ·正压潮致上升流第113-119页
     ·讨论第119-123页
   ·本章结论第123-126页
第六章 海南岛西(南)侧的夏季上升流第126-140页
   ·引言第126-128页
   ·海南西(南)侧上升流存在的迹象第128-135页
     ·卫星遥感第128-131页
     ·历史调查数据第131-133页
     ·正压潮汐潮流模拟第133-135页
   ·数值模拟第135-137页
     ·数值模式结果第135-137页
     ·现场调查佐证第137页
   ·本章结论第137-14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0-144页
   ·主要结论第140-142页
     ·黄海的夏季上升流第140-141页
     ·黄海夏季表层冷水斑块第141页
     ·长江口外和浙江沿岸的夏季上升流第141页
     ·浙江沿岸的冬季上升流第141-142页
     ·海南西侧的夏季上升流第142页
   ·创新点第142页
   ·研究展望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154-156页
在读期间承担科研项目第156-158页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交流活动第158-160页
致谢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含金属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氮研究
下一篇:东海黑潮锋面不稳定过程遥感与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