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职务犯罪的初査研究--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为视角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定性和特点第12-20页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定性第12-18页
        一、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主体要件第12-15页
        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第15-18页
    第二节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第18-20页
        一、犯罪主体多为村基层组织“一把手”第18页
        二、犯罪类型多涉及职务犯罪常见罪名第18页
        三、犯罪形式更为繁复第18-19页
        四、犯罪领域较为固定第19-20页
第二章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初查的必要性和合法性论证第20-24页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初查的必要性第20-22页
        一、所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第20-21页
        二、新刑诉法对职务犯罪侦查的要求第21页
        三、基层司法机关的司法资源有限性第21-22页
        四、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需求第22页
    第二节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初查的合法性第22-24页
        一、一般法理:任意侦查的定性决定了初查制度的合法性第22页
        二、文本分析:新刑诉法110条规定了初查的合法性第22-23页
        三、司法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初查的合法性第23页
        四、机构设置:检察机关的法律属性决定了初查的合法性第23-24页
第三章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初查的方法和策略第24-31页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初查的方法第24-27页
        一、公开调查第24-25页
        二、间接调查第25-26页
        三、单一调查第26页
        四、常规调查第26-27页
        五、独立调查第27页
    第二节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初查的策略第27-31页
        一、欲查犯罪,先查违规第28-29页
        二、转化身份,速查证据第29页
        三、分头出击,一举拿下第29-30页
        四、自乱阵脚,确定破绽第30页
        五、不同情形,具体分析第30-31页
第四章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初查证据的收集、转化第31-36页
    第一节 初查过程中收集、固定证据的方法第32-34页
        一、实物类初查证据的收集和固定第33页
        二、言词类初查证据的收集和固定第33-34页
    第二节 立案后转化证据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第34-36页
        一、实物类初查证据的转化第34页
        二、言词类证据的转化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件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源产气荚膜梭菌交叉感染及类毒素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比较
下一篇:分形结构颗粒团聚体分散行为的三维离散元法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