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轮南东斜坡下石炭统东河砂岩段储层特征研究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7-11页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7-8页
    1.3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8-9页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9-10页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第10-11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1-22页
    2.1 区域构造特征与演化第11-12页
        2.1.1 研究区位置第11页
        2.1.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第11-12页
    2.2 地层特征第12-16页
        2.2.1 地层纵向分布特征第12-14页
        2.2.2 地层横向分布特征第14-15页
        2.2.3 地层平面厚度变化第15-16页
    2.3 沉积相特征第16-22页
        2.3.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16-18页
        2.3.2 垂向沉积演化特征第18-20页
        2.3.3 横向沉积演化特征第20页
        2.3.4 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第20-22页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第22-30页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2-24页
        3.1.1 宏观岩性特征第22-23页
        3.1.2 微观岩石学特征第23-24页
    3.2 孔隙类型及特征第24-26页
    3.3 储层物性特征第26-30页
        3.3.1 物性分布特征第26-28页
        3.3.2 孔隙度平面变化特征第28-30页
第4章 储层分布特征第30-36页
    4.1 储层纵向分布特征第31-33页
    4.2 储层横向对比分析第33-34页
    4.3 东河砂岩段有效储层厚度平面分布第34-36页
第5章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第36-48页
    5.1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第36-39页
        5.1.1 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第36-37页
        5.1.2 沉积物的粒度参数第37页
        5.1.3 碳酸盐岩含量第37-39页
    5.2 成岩作用及对储层的影响第39-43页
        5.2.1 压实和压溶作用第40-41页
        5.2.2 胶结作用第41-42页
        5.2.3 溶蚀作用第42-43页
    5.3 成岩阶段及孔隙演化第43-46页
        5.3.1 成岩阶段及成岩序列第43-45页
        5.3.2 孔隙演化第45-46页
    5.4 储层有利区预测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晶内超细夹杂物对钢中铜偏析行为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教材与韩国语教材对比分析--以《汉语教程》(修)和《新标准韩国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