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西安市莲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模式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7页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及特点第12-14页
        1.1.2 国家老龄化相关政策和法规第14-15页
        1.1.3 陕西省和西安市老龄化现状及相关政策和法规第15-16页
        1.1.4 陕西省及西安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现状第16-1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2.2 研究意义第18页
    1.3 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1页
        1.3.1 社区第18-19页
        1.3.2 居家养老第19页
        1.3.3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第19页
        1.3.4 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站第19-20页
        1.3.5 配置模式第20-21页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页
        1.4.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5 研究框架第23-24页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概况第24-32页
    2.1 国外理论研究概述第24-25页
        2.1.1 英国的社区照顾理论第24页
        2.1.2 美国——持续照顾理念第24-25页
        2.1.3 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多代共居居家养老第25页
        2.1.4 德国养老院体系和住宅体系第25页
    2.2 国内理论研究概述第25-30页
        2.2.1 居家养老设施的现状调查与规划第26-27页
        2.2.2 居家养老设施的配置标准第27-29页
        2.2.3 居家养老设施的优化分级第29-30页
    2.3 国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概况第30-31页
        2.3.1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概况第30页
        2.3.2 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概况第30页
        2.3.3 成都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概况第30-31页
        2.3.4 太原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概况第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西安市莲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调查研究第32-86页
    3.1 莲湖区老龄化及居家养老设施现状概况第32-33页
        3.1.1 莲湖区人口及老龄化现状第32页
        3.1.2 莲湖区关于人口老龄化政策第32-33页
    3.2 调查对象及选取依据、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第33-34页
        3.2.1 调查对象及选取依据第33页
        3.2.2 调查方法第33页
        3.2.3 调查内容第33-34页
    3.3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第34-36页
        3.3.1 基本情况第34-35页
        3.3.2 设施周边环境第35页
        3.3.3 服务半径及使用人群第35页
        3.3.4 设施功能第35-36页
        3.3.5 设施使用情况第36页
    3.4 环西街道办第36-41页
        3.4.1 环西街道办铁塔寺社区第36-39页
        3.4.2 环西街道办劳动村社区第39-41页
    3.5 红庙坡街道办第41-45页
        3.5.1 红庙坡街道办北火巷社区第41-43页
        3.5.2 红庙坡街道办送变电社区第43-45页
    3.6 北关街道办第45-51页
        3.6.1 北关街道办龙首西北社区第45-47页
        3.6.2 北关街道办龙首东北社区第47-50页
        3.6.3 北关街道办北稍门东社区第50-51页
    3.7 西关街道办第51-58页
        3.7.1 西关街道办丰园社区第51-53页
        3.7.2 西关街道办解家村社区第53-55页
        3.7.3 西关街道办旭景名园社区第55-58页
    3.8 北院门街道办第58-61页
        3.8.1 北院门街道办二府街社区第58-59页
        3.8.2 北院门街道办贡院门社区第59-61页
    3.9 土门街道办第61-65页
        3.9.1 土门街道办新桃园村社区第61-64页
        3.9.2 土门街道办汉城东路社区第64-65页
    3.10 枣园街道办第65-67页
        3.10.1 枣园街道办唐都花园社区第65-67页
    3.11 青年路街道办第67-69页
        3.11.1 青年路街道办青年路第二社区第67-69页
    3.12 桃园路街道办第69-71页
        3.12.1 桃园路街道办劳动一坊社区第69-71页
    3.13 设施调查总结第71-72页
    3.14 本章小结第72-86页
4 西安市莲湖区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需求及满意度调查第86-96页
    4.1 莲湖区社区居家养老需求调查第86页
    4.2 需求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第86-93页
        4.2.1 调查受众基本情况统计第86-88页
        4.2.2 关于居家养老设施第88-90页
        4.2.3 关于居家养老设施评价与需求第90-93页
    4.3 问卷调查结论第93-95页
        4.3.1 养老设施需求迫切第93-94页
        4.3.2 设施服务半径不适宜第94页
        4.3.3 不同社区配置差异大第94页
        4.3.4 设施配置不完善第94-95页
        4.3.5 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第95页
    4.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5 西安市莲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模式现状分析与总结第96-122页
    5.1 莲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现状第96-97页
        5.1.1.“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管理制度第96页
        5.1.2“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示范)站”的两级服务服务模式第96-97页
    5.2 莲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存在的共性问题第97-102页
        5.2.1 配置层级体系不完善第97页
        5.2.2 设施类型不合理、设施功能单一第97-100页
        5.2.3 理论服务半径过大,设施规模偏小第100-102页
        5.2.4 管理体系不合理,缺乏专业人员第102页
    5.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站与社区类型的关系分析第102-105页
        5.3.1 社区类型划分第102-104页
        5.3.2 不同类型社区特征与其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站特点分析第104-105页
    5.4 不同类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存在问题第105-121页
        5.4.1 混合型社区及其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存在问题分析第105-114页
        5.4.2 单位型社区及其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存在问题分析第114-117页
        5.4.3 商品型社区及其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问题分析第117-119页
        5.4.4 村转社区型社区及其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存在问题分析第119-121页
    5.5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6 西安市莲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策略第122-142页
    6.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原则第122-123页
        6.1.1 层次性原则第122页
        6.1.2 因地制宜原则第122页
        6.1.3 远近相结合原则第122-123页
        6.1.4 需求导向性原则第123页
        6.1.5 适老化原则第123页
    6.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体系构建第123-131页
        6.2.1 划分层级第124-127页
        6.2.2 各层级设施配建第127-131页
    6.3 不同类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对策第131-138页
        6.3.1 混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对策第131-136页
        6.3.2 单位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对策第136-137页
        6.3.3 商品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对策第137-138页
        6.3.4 村转社区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对策第138页
    6.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管理建议第138-139页
    6.5 本章小结第139-142页
7 结语第142-144页
    7.1 主要结论第142-143页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143-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48页
图录第148-154页
表录第154-158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8-160页
附录第160-166页
致谢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中的辅助文研究
下一篇:针灸合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及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