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褪黑素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种子引发概述 | 第13页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2.1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2.1.1 试验地点概况 | 第15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2.2.1 种子引发试验 | 第15页 |
2.2.2 盆栽试验 | 第15-16页 |
2.2.3 大田试验 | 第16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2.3.1 旗叶光合速率 | 第16页 |
2.3.2 叶绿素含量 | 第16页 |
2.3.3 苗期根部生长发育特性 | 第16页 |
2.3.4 叶面积 | 第16页 |
2.3.5 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 | 第16-17页 |
2.3.6 籽粒灌浆进程 | 第17页 |
2.3.7 考种指标 | 第17页 |
2.3.8 群体籽粒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 | 第17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8-37页 |
3.1 褪黑素种子引发处理对冬小麦苗期根部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 第18-20页 |
3.1.1 对冬小麦苗期根长的影响 | 第18-19页 |
3.1.2 对冬小麦苗期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19-20页 |
3.1.3 对冬小麦根冠比的影响 | 第20页 |
3.2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0-23页 |
3.3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3-31页 |
3.3.1 对冬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3-25页 |
3.3.2 对冬小麦Chl(a+b)的影响 | 第25-28页 |
3.3.3 对冬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 第28-31页 |
3.4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 第32-37页 |
3.5.1 对盆栽小麦个体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2 对大田小麦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3-36页 |
3.5.3 对冬小麦经济系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7-43页 |
4.1 讨论 | 第37-40页 |
4.1.1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苗期根部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2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 第38页 |
4.1.3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4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39页 |
4.1.5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个体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6 褪黑素种子引发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 第40页 |
4.2 结论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