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四 相关概念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山东省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现状综述 | 第16-25页 |
| 第一节 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初步成效 | 第16-18页 |
| 第二节 山东省文化志愿服务的成功探索 | 第18-25页 |
| 第三章 文化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 第一节 从政府角度剖析 | 第25-27页 |
| 一 相关立法及规章制度不完善,制度保障欠缺 | 第25-26页 |
| 二 有限的财政支持,志愿服务资金不足 | 第26页 |
| 三 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轻文化志愿精神培育 | 第26页 |
| 四 “自上而下”开展服务,行政色彩浓厚 | 第26-27页 |
| 五 公共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文化志愿服务发展不均等 | 第27页 |
| 第二节 从文化志愿者角度剖析 | 第27-32页 |
| 一 志愿者年龄结构及参与率不合理 | 第27-28页 |
| 二 志愿组织自身建设薄弱 | 第28-31页 |
| 三 沟通交流及信息反馈机制缺乏 | 第31-32页 |
| 第三节 从群众角度剖析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内外文化志愿服务相关经验 | 第34-40页 |
| 第一节 国外志愿服务经验 | 第34-36页 |
| 一 美国 | 第34-35页 |
| 二 英国 | 第35-36页 |
| 第二节 国内文化志愿服务的有益探索 | 第36-40页 |
| 一 北京、成都等:“公益银行”存积分制度 | 第36-37页 |
| 二 宁波:破解社会性志愿组织“孵化”难 | 第37-38页 |
| 三 广州、江苏:政府购买志愿服务模式 | 第38-39页 |
| 四 拓宽服务对象,文化志愿服务与文化产业、非遗保护相结合 | 第39页 |
| 五 台湾、香港地区志愿激励及保障制度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的具体思路 | 第40-48页 |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第40-43页 |
| 一、完善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建设,鼓励扶持文化志愿服务 | 第40-41页 |
|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和志愿组织的合作制衡 | 第41-42页 |
| 三、建立省级文化志愿者统筹协调机构及监管部门 | 第42-43页 |
| 四、鼓励社会性文化志愿组织注册和发展 | 第43页 |
| 第二节 志愿者组织及群众方面 | 第43-48页 |
| 一 宣传文化志愿精神,提高社会参与度 | 第43-44页 |
| 二 科学管理,加强志愿组织自身建设 | 第44-45页 |
| 三 促进省内外文化志愿服务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发展 | 第45页 |
| 四 加强文化志愿组织自主筹资能力 | 第45-46页 |
| 五 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创新文化志愿服务平台 | 第46页 |
| 六 建立形象生动、准确的视觉识别系统(Ⅵ系统) | 第46-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52页 |
| 附一:基层文化单位工作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的调研问卷 | 第52-54页 |
| 附二:济南市文化志愿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