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16页 |
ABSTRACT | 第16-18页 |
英文缩略一览表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20-34页 |
1.1 肥胖研究概述 | 第20-24页 |
1.1.1 肥胖定义及评价标准 | 第20页 |
1.1.2 肥胖流行现状 | 第20-21页 |
1.1.3 肥胖的危害 | 第21-22页 |
1.1.4 肥胖治疗方法 | 第22页 |
1.1.5 肥胖药物治疗 | 第22-24页 |
1.2 胰脂肪酶简述 | 第24-25页 |
1.2.1 胰脂肪酶 | 第24页 |
1.2.2 胰脂肪酶与肥胖 | 第24-25页 |
1.3 胰脂肪酶抑制剂 | 第25-27页 |
1.3.1 胰脂肪酶抑制剂来源 | 第25-27页 |
1.3.2 胰脂肪酶抑制剂类型 | 第27页 |
1.4 固定化酶概述 | 第27-31页 |
1.4.1 固定化酶技术简介 | 第27-28页 |
1.4.2 固定化方法 | 第28-30页 |
1.4.3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 | 第30-31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1-34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31-3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固定化酶合成条件优化及模型验证 | 第34-54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4-3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5-39页 |
2.2.1 溶液的配制 | 第35-36页 |
2.2.2 标准曲线绘制 | 第36-37页 |
2.2.3 固定化酶初步合成 | 第37页 |
2.2.4 固定化酶结构表征 | 第37页 |
2.2.5 酶活力与酶固载量测定 | 第37-38页 |
2.2.6 固定化酶合成条件优化 | 第38-39页 |
2.2.7 固定化酶稳定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的测定 | 第39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51页 |
2.3.1 标准曲线 | 第39-40页 |
2.3.2 固定化酶结构表征 | 第40-41页 |
2.3.3 固定化酶合成条件优化 | 第41-50页 |
2.3.4 固定化酶稳定性、特异性与重复性实验 | 第50-51页 |
2.4 小结 | 第51-54页 |
第三章 几种天然植物的提取分离及抑酶活性测定 | 第54-62页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4-5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3.2.1 几种植物粗提物的制备 | 第55页 |
3.2.2 胰脂肪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55页 |
3.2.3 抑酶活性较好的植物粗提物的分离 | 第55-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3.3.1 几种粗提取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 第56页 |
3.3.2 夏枯草各组分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 第56-58页 |
3.3.3 虎杖各组分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 第58-59页 |
3.3.4 甘草各组分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 第59-60页 |
3.3.5 茯苓各组分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 第60-61页 |
3.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虎杖与夏枯草最高抑酶活性组分中抑制剂的筛选 | 第62-78页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62-63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62-6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4.2.1 虎杖与夏枯草中抑制剂的筛选与鉴定 | 第63-64页 |
4.2.2 抑制剂抑酶活性测定 | 第64页 |
4.2.3 抑制类型测定 | 第64页 |
4.2.4 抑制剂与胰脂肪酶及辅脂酶复合体结合的位置预测 | 第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7页 |
4.3.1 虎杖中抑制剂的筛选与鉴定结果 | 第64-69页 |
4.3.2 虎杖中各抑制剂抑酶活性与抑制类型检测 | 第69-71页 |
4.3.3 夏枯草中抑制剂筛选与鉴定结果 | 第71-75页 |
4.3.4 夏枯草中各抑制剂抑酶活性与抑制类型检测 | 第75-76页 |
4.3.5 抑制剂与胰脂肪酶及辅脂酶复合体的结合位置 | 第76-77页 |
4.4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胰脂肪酶抑制剂之间的协同效应研究 | 第78-94页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78-79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78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78-79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9-81页 |
5.2.1 抑制剂抑酶活性测定 | 第79页 |
5.2.2 联合指数法 | 第79-80页 |
5.2.3 相同类型抑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80页 |
5.2.4 不同类型抑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80-8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1-93页 |
5.3.1 相同类型抑制剂之间的协同效应研究 | 第81-86页 |
5.3.2 不同类型抑制剂之间的协同效应研究 | 第86-93页 |
5.4 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8页 |
6.1 总结 | 第94-95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95页 |
6.3 展望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