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山西省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第10-11页
        三、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8页
        一、工业化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11-14页
        二、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14-16页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作用机制研究第16-18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2页
        一、研究内容第18-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1页
        三、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2-39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22-32页
        一、工业化内涵第22-26页
        二、工业化影响因素第26-28页
        三、新型城镇化内涵第28-30页
        四、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第30-32页
    第二节 主要相关理论基础第32-35页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第32-33页
        二、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第33-34页
        三、工业化过程四阶段规律第34-35页
    第三节 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制第35-39页
        一、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第37页
        二、新型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第37-39页
第三章 山西省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基本态势第39-67页
    第一节 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一般特征第39-44页
        一、工业产值结构的演变特征第39-40页
        二、工业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第40-42页
        三、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演变特征第42-43页
        四、企业规模结构的演变特征第43-44页
    第二节 山西省工业内部结构的基本特征第44-52页
        一、工业行业内部结构测度方法第44-47页
        二、工业内部结构结果分析第47-52页
        三、工业行业内部结构基本特征第52页
    第三节 山西省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第52-62页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第52-54页
        二、山西省工业化水平测度第54-59页
        三、山西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第59-62页
    第四节 山西省城镇化进程及其基本特征第62-67页
        一、城镇化阶段性划分及其态势第62-64页
        二、城镇化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第64-67页
第四章 山西省工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分析第67-81页
    第一节 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偏离分析第67-72页
        一、塞尔奎因—钱纳里标准结构判断第67-69页
        二、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判断第69-71页
        三、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偏离综合测度第71-72页
    第二节 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向量自回归分析第72-79页
        一、数据检验第73-74页
        二、模型构建第74-75页
        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第75-79页
    第三节 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分析第79-81页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第79-80页
        二、测度结果及分析第80-81页
第五章 基本结论与建议第81-89页
    第一节 基本结论第81-85页
        一、工业化发展方面第81-82页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第82-83页
        三、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方面第83-85页
    第二节 发展建议第85-87页
    第三节 创新之处第87页
    第四节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第87-89页
        一、不足之处第87-88页
        二、研究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县域“工业创强”战略研究:瑞安市案例研究
下一篇:数字全息的相位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