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典型案例为样本的考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第10-17页
    (一)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述第10-13页
        1.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第10-11页
        2. 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第11-12页
        3.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二) 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第13-15页
        1. 公益诉讼的内涵第13页
        2. 公益诉讼的构建原理第13-14页
        3. 公益诉讼的功能定位第14-15页
    (三)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现实意义第15-17页
        1. 实现我国环境有效治理的必要手段第15页
        2. 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第15-16页
        3. 推动我国环保法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第16-17页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若干典型案例为样本第17-29页
    (一)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典型案例评析第17-20页
        1. 基于环境公益诉讼类型的角度第17页
        2. 从环境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角度第17-18页
        3. 从环境公益诉讼证据的来源分析第18-20页
        4. 从环境公益诉讼地域性的角度第20页
    (二) 目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第20-25页
        1.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类型单一第20-21页
        2. 诉讼主体中原告资格不健全与诉讼主体范围狭窄第21-23页
        3. 环境公益诉讼和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保护的冲突第23-24页
        4. 律师及专业环境技术人员的缺乏第24-25页
        5. 环境损害方面的鉴定评估机制的不完善第25页
    (三)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的成因第25-29页
        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缺乏理论上的有力支持第25-26页
        2. 政府相关部门失职第26-27页
        3. 原告诉讼收益与诉讼成本的巨额反差第27页
        4. 社会组织能力不足第27-28页
        5. 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不强第28-29页
三、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几点设想第29-37页
    (一) 健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理论及制度第29-31页
        1. 完善公益诉讼类型第29-30页
        2. 诉讼主体的扩大化第30页
        3. 规定诉讼前置程序第30-31页
    (二)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配套制度第31-34页
        1. 支持起诉机制的确立第32页
        2. 环境污染评估监测机制的完善第32-33页
        3. 诉讼救济基金和奖励制度的设立第33-34页
    (三) 建立有利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审判体制第34-35页
    (四) 构建我国环境生态修复机制第35-36页
    (五) 提高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悉度和参与度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政府与公司合作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GIS与SWMM模型在下凹式绿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