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一般问题 | 第14-18页 |
2.1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界定 | 第14-15页 |
2.1.1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特征 | 第14-15页 |
2.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界定 | 第15-18页 |
2.2.1 注意义务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16页 |
2.2.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实践基础 | 第16-17页 |
2.2.3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特征 | 第17-18页 |
3 我国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18-23页 |
3.1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制度的立法及司法现状 | 第18-19页 |
3.1.1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立法现状 | 第18页 |
3.1.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司法现状 | 第18-19页 |
3.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3.2.1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在立法体系上存在局限性 | 第19-20页 |
3.2.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20页 |
3.2.3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司法认定标准不统一 | 第20-21页 |
3.2.4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范围不明确 | 第21页 |
3.2.5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配套保护措施不完善 | 第21-23页 |
4 完善我国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制度的建议 | 第23-34页 |
4.1 加快我国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制度的立法进程 | 第23-25页 |
4.1.1 在《民法典》中增加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规定 | 第23页 |
4.1.2 完善我国《合同法》中用户协议格式合同的规定 | 第23-25页 |
4.1.3 加快我国《电子商务法》的立法进程 | 第25页 |
4.2 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法律地位 | 第25-27页 |
4.2.1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法律地位的争议 | 第25-26页 |
4.2.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法律地位的界定 | 第26-27页 |
4.3 统一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司法认定标准 | 第27-29页 |
4.3.1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成立 | 第27-28页 |
4.3.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违反 | 第28-29页 |
4.4 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范围 | 第29-32页 |
4.4.1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事前注意义务的范围 | 第30-31页 |
4.4.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事中注意义务的范围 | 第31-32页 |
4.5 完善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注意义务的配套措施 | 第32-34页 |
4.5.1 构建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32-33页 |
4.5.2 建立销量、价格过滤机制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