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高强钢筋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2 异形柱结构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 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研究现状第20-29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25-29页
    1.4 国内外规范关于高强钢筋规定的对比第29页
    1.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高强钢筋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32-86页
    2.1 试验设计第32-40页
        2.1.1 试验概述第32-33页
        2.1.2 模型相似比设计第33-34页
        2.1.3 试件设计第34-36页
        2.1.4 试件的制作第36-37页
        2.1.5 材料力学性能第37页
        2.1.6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第37-38页
        2.1.7 试验观测和数据采集第38-40页
    2.2 T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分析第40-55页
        2.2.1 裂缝分布特征第40-41页
        2.2.2 破坏模式第41-42页
        2.2.3 滞回性能第42-44页
        2.2.4 骨架曲线第44-45页
        2.2.5 承载力、变形能力及延性第45-46页
        2.2.6 刚度退化第46-48页
        2.2.7 耗能能力第48-50页
        2.2.8 累积损伤第50-54页
        2.2.9 高强钢筋对T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2.3 十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分析第55-66页
        2.3.1 裂缝分布特征第55-57页
        2.3.2 破坏模式第57页
        2.3.3 滞回曲线第57-59页
        2.3.4 骨架曲线第59页
        2.3.5 承载力、变形能力及延性第59-60页
        2.3.6 刚度退化第60-62页
        2.3.7 耗能能力第62-63页
        2.3.8 累积损伤第63-66页
    2.4 L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分析第66-79页
        2.4.1 裂缝分布特征第66-67页
        2.4.2 破坏模式第67-69页
        2.4.3 滞回性能第69-70页
        2.4.4 骨架曲线第70-71页
        2.4.5 承载力、变形能力及延性第71-72页
        2.4.6 刚度退化第72-73页
        2.4.7 耗能能力第73-75页
        2.4.8 累积损伤第75-78页
        2.4.9 高强钢筋对L形柱试件性能的影响第78-79页
    2.5 高强钢筋异形柱裂缝宽度分析第79-83页
        2.5.1 高强钢筋异形柱裂缝宽度分析第79-82页
        2.5.2 异形柱结构裂缝宽度最大部位第82-83页
    2.6 本章小结第83-86页
第三章 高强钢筋异形柱抗震性能分析第86-110页
    3.1 概述第86-87页
    3.2 分析模型第87-88页
    3.3 模型建立第88-94页
        3.3.1 单元类型第88-92页
        3.3.2 混凝土本构关系第92-93页
        3.3.3 钢筋本构关系第93-94页
    3.4 模型验证第94-98页
        3.4.1 T形柱模型验证第94-95页
        3.4.2 十形柱模型验证第95-96页
        3.4.3 L形柱模型验证第96-98页
    3.5高强钢筋异形柱抗震性能参数分析第98-109页
        3.5.1 T形柱抗震性能参数分析第98-101页
        3.5.2 十形柱抗震性能参数分析第101-105页
        3.5.3 L形柱抗震性能参数分析第105-109页
    3.6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四章 高强钢筋异形柱延性分析第110-124页
    4.1 概述第110页
    4.2 高强钢筋异形柱延性分析第110-122页
        4.2.1 塑性铰长度分析第110-115页
        4.2.2 柱顶位移与柱底曲率关系第115-116页
        4.2.3 曲率延性分析第116-117页
        4.2.4 曲率延性参数分析第117-122页
    4.3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五章 高强钢筋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第124-138页
    5.1 概述第124-125页
    5.2 框架破坏机制第125-126页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126-128页
        5.3.1 混凝土本构关系第127页
        5.3.2 钢筋本构关系第127-128页
    5.4 模型验证第128-131页
    5.5 高强钢筋对异形柱框架影响分析第131-135页
        5.5.1 结构分析模型第131-132页
        5.5.2 破坏机制第132-133页
        5.5.3 层间位移角第133-134页
        5.5.4 滞回性能第134页
        5.5.5 残余变形第134-135页
    5.6 本章小结第135-13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38-140页
    6.1 结论第138-139页
    6.2 展望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3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爆炸与次生火灾联合作用下钢结构损伤破坏及连续倒塌研究
下一篇:基于RSAPS平台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构件地震损伤分析精细化模拟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