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沉浸在声音中的情感--基于CCTV《新闻30分》栏目的考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2章 传播主体的界定及研究假设第15-21页
    2.1 本研究对情感的传播主体的界定第15-16页
    2.2 对传播主体声音的分析样本的选择第16-17页
    2.3 研究假设及其理论依据第17-21页
第3章 对研究对象及提取的样本的统计与分析第21-28页
    3.1《新闻30分》中的传播主体声音综述第21-23页
    3.2 新闻主播的声音第23-24页
    3.3 记者的声音第24-25页
    3.4 把关人的“声音”第25-26页
    3.5 作为次级传播主体的“采访对象”的声音第26-28页
第4章 传播主体的情感通过声音沉浸在新闻文本中第28-43页
    4.1 情感通过语言选择进入文本第28-35页
        4.1.1 传播主体对词语的选择第28-33页
        4.1.2 传播主体对语句的选择第33-35页
    4.2 新闻主播的情感通过语气、节奏进入文本第35-39页
        4.2.1 语气是新闻主播情感变化的声音形式第36-37页
        4.2.2 声音的节奏变化表达传播主体的情感第37-39页
    4.3 把关人通过“声音”的编辑和同期声“发音”第39-40页
    4.4 次级传播主体的情感通过声音及体态符号进入文本第40-43页
        4.4.1 采访对象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第40-41页
        4.4.2 采访对象通过身体语言不自觉地表达情感第41-43页
第5章 对沉浸在声音中的传播主体的情感识别及控制第43-48页
    5.1 电视新闻文本中传播主体的声音情感识别第43-46页
        5.1.1 对语境的认识是识别传播主体声音情感的前提第43-44页
        5.1.2 语言符号是识别传播主体声音情感的基础第44-45页
        5.1.3 语气等副语言是识别传播主体声音情感的关键第45-46页
    5.2 电视新闻文本中源于传播主体声音的情感的控制第46-48页
        5.2.1 通过传播主体的非语言符号进行控制第46-47页
        5.2.2 通过语言及节目后期制作进行控制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讯推送平台ZAKER的用户行为研究
下一篇:传播学视角下虎扑网NBA文字直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