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体域网高能效多信道MAC协议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无线体域网及多信道技术 | 第23-37页 |
2.1 无线体域网概述 | 第23-26页 |
2.1.1 网络构成 | 第23-24页 |
2.1.2 通信架构 | 第24-26页 |
2.2 IEEE 802.15.6 | 第26-32页 |
2.2.1 介质接入控制层(MAC)层规范 | 第26-31页 |
2.2.2 物理层(PHY)规范 | 第31-32页 |
2.3 WBAN抗干扰机制 | 第32-33页 |
2.4 多信道技术 | 第33-36页 |
2.4.1 多信道概述 | 第33-34页 |
2.4.2 多信道机制分类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基于信道映射的多信道MAC协议研究 | 第37-51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ED-MAC协议研究 | 第38-44页 |
3.2.1 超帧结构 | 第38-39页 |
3.2.2 信道映射机制 | 第39-40页 |
3.2.3 信道选择策略 | 第40-41页 |
3.2.4 信道冲突避免机制 | 第41-42页 |
3.2.5 通信步骤和示例 | 第42-44页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3.3.1 仿真场景和参数 | 第45-46页 |
3.3.2 仿真内容 | 第46页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ED-MAC协议性能分析 | 第51-67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ED-MAC协议性能理论分析 | 第52-62页 |
4.2.1 理论分析模型 | 第52-60页 |
4.2.2 归一化吞吐量计算 | 第60-62页 |
4.2.3 数据包平均时延计算 | 第62页 |
4.3 性能仿真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