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下厂房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初始地应力场的成因以及影响因素 | 第8-11页 |
1.2.1 地形对地应力的影响 | 第9页 |
1.2.2 地表剥蚀现象对于地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9-10页 |
1.2.3 岩浆的活动对地应力的影响 | 第10页 |
1.2.4 地质构造作用对地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5 岩石力学性质对地应力的影响 | 第11页 |
1.2.6 温度以及地下水对地应力的影响 | 第11页 |
1.3 初始地应力场的基本分布规律 | 第11-12页 |
1.4 反演初始地应力场的基本方法 | 第12-16页 |
1.4.1 应力反分析方法 | 第13-16页 |
1.4.2 位移反分析方法 | 第16页 |
1.5 响应面法(RSM)的研究及应用 | 第16-17页 |
1.6 遗传算法的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2 白山抽水蓄能泵站地下厂房开挖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20-29页 |
2.1 地下洞室开挖的数值模拟基本方法 | 第20-24页 |
2.1.1 应力反转释放法 | 第20-21页 |
2.1.2 地应力自动释放法 | 第21-22页 |
2.1.3 释放荷载的确定 | 第22-23页 |
2.1.4 应力释放率 | 第23-24页 |
2.2 白山抽水蓄能泵站地下厂房开挖模拟 | 第24-28页 |
2.2.1 工程概况 | 第24-25页 |
2.2.2 地下厂房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25-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用于初始应力反演的响应面法(RSM) | 第29-34页 |
3.1 白山地下厂房响应面函数建立 | 第29-30页 |
3.2 确定响应面函数中的未知系数 | 第30-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基于遗传算法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 第34-45页 |
4.1 遗传算法的数学基础 | 第34-36页 |
4.1.1 模式定理 | 第34-36页 |
4.1.2 积木块假设 | 第36页 |
4.1.4 收敛准则 | 第36页 |
4.2 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36-40页 |
4.2.1 遗传编码和解码 | 第36-37页 |
4.2.3 适应度函数 | 第37-38页 |
4.2.4 遗传算子 | 第38-40页 |
4.3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初始地应力场 | 第40-41页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白山抽水蓄能栗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45-58页 |
5.1 围岩的强度理论 | 第45-47页 |
5.1.1 D-P屈服准则 | 第45-46页 |
5.1.2 莫尔库伦屈服准则 | 第46-47页 |
5.2 围岩的破坏机理 | 第47页 |
5.3 围岩稳定性的判断依据 | 第47-48页 |
5.3.1 围岩变形量的判定方法 | 第48页 |
5.3.2 围岩强度判定方法 | 第48页 |
5.4 基于ABAQUS的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48-57页 |
5.4.1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A 用于初始地应力场反演的响应面系数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