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与消费论文

基于大数据的宁波市居民职住通勤时空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数据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第12-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技术路线图及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1 技术路线图第13页
            1.3.2.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2 相关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4页
    2.2 相关理论第14-15页
        2.2.1 “空间不匹配”假说第14-15页
        2.2.2 职住平衡理论第15页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9页
        2.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2.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6-19页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及启示第19-21页
3 研究区概况、研究数据及数据预处理第21-26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1-23页
    3.2 研究数据第23页
        3.2.1 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和街道尺度底图第23页
        3.2.2 公交IC卡刷卡数据第23页
    3.3 数据预处理第23-26页
4 宁波市职住空间特征第26-56页
    4.1 宁波市居民居住就业空间组织特征第26-28页
        4.1.1 宁波市居民居住站点和就业站点分布第26-27页
        4.1.2 宁波市居住空间呈分散组织特征第27页
        4.1.3 宁波市就业空间呈以三江口为核心集聚的组织特征第27-28页
    4.2 宁波市居民通勤特征第28-46页
        4.2.1 研究区范围及数据第29-30页
        4.2.2 宁波市居民通勤距离特征第30-33页
        4.2.3 宁波市行政区和街道通勤距离差异第33-35页
        4.2.4 宁波市居民通勤流向特征第35-40页
        4.2.5 宁波市居民通勤流量特征第40-46页
    4.3 宁波市不同圈层居民通勤特征第46-50页
        4.3.1 宁波市不同圈层居民通勤距离特征第47页
        4.3.2 宁波市不同圈层居民通勤流向特征第47-49页
        4.3.3 宁波市不同圈层居民通勤流量特征第49-50页
    4.4 宁波市不同扇面居民通勤特征第50-55页
        4.4.1 宁波市不同扇面居民通勤距离特征第51-52页
        4.4.2 宁波市不同扇面居民通勤流向特征第52-53页
        4.4.3 宁波市不同扇面居民通勤流量特征第53-55页
    4.5 小结第55-56页
5 宁波市职住空间分离程度研究第56-77页
    5.1 宁波市各街道自足性指数测算第56-58页
        5.1.1 宁波市各街道居民居住独立性指数第56-57页
        5.1.2 宁波市各街道居民就业独立性指数第57-58页
        5.1.3 宁波市各街道居民自足性指数第58页
    5.2 宁波市居民职住分离相关指数测算第58-61页
        5.2.1 职住分离指数第58-59页
        5.2.2 就业 —居住吸引度指数第59-61页
    5.3 宁波市居民职住分离特征第61-77页
        5.3.1 宁波市居民职住分离模式划分第61-62页
        5.3.2 宁波市职住分离模式第62-7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7-81页
    6.1 结论第77-79页
        6.1.1 宁波市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组织特征第77页
        6.1.2 宁波市居民通勤特征第77-78页
        6.1.3 宁波市职住空间分离程度第78-79页
        6.1.4 发展建议第79页
    6.2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小麦纹枯病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及其效果评价
下一篇:海星质量标准建立及其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