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1.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和分类 | 第12页 |
1.1.2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 第12-13页 |
1.1.3 黄酮类化合物成药性研究 | 第13页 |
1.2 药物共晶 | 第13-18页 |
1.2.1 药物共晶定义和发展历史 | 第14页 |
1.2.2 药物共晶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2.3 药物共晶的表征方法 | 第15-16页 |
1.2.4 药物共晶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 黄酮类药物共晶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的意义与展望 | 第19-20页 |
第2章 黄酮类天然药物共晶的合成及表征 | 第20-72页 |
2.1 仪器与材料 | 第20-21页 |
2.1.1 仪器 | 第20页 |
2.1.2 试剂 | 第20页 |
2.1.3 材料 | 第20-21页 |
2.2 方法 | 第21-22页 |
2.2.1 药物共晶1的合成 | 第21页 |
2.2.2 药物共晶2的合成 | 第21页 |
2.2.3 药物共晶3的合成 | 第21页 |
2.2.4 药物共晶4的合成 | 第21页 |
2.2.5 药物共晶5的合成 | 第21-22页 |
2.2.6 药物共晶6的合成 | 第22页 |
2.2.7 药物共晶7的合成 | 第22页 |
2.2.8 药物共晶8的合成 | 第22页 |
2.2.9 药物共晶9的合成 | 第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71页 |
2.3.1 药物共晶1的结构表征 | 第22-28页 |
2.3.2 药物共晶2的结构表征 | 第28-33页 |
2.3.3 药物共晶3的结构表征 | 第33-40页 |
2.3.4 药物共晶4的结构表征 | 第40-47页 |
2.3.5 药物共晶5的结构表征 | 第47-54页 |
2.3.6 药物共晶6的结构表征 | 第54-59页 |
2.3.7 药物共晶7的结构表征 | 第59-64页 |
2.3.8 药物共晶8的结构表征 | 第64-69页 |
2.3.9 药物共晶9的结构表征 | 第69-71页 |
2.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3章 黄酮类药物共晶性质的研究 | 第72-82页 |
3.1 仪器与试剂 | 第72页 |
3.1.1 仪器 | 第72页 |
3.1.2 试剂 | 第72页 |
3.2 方法 | 第72-73页 |
3.2.1 热化学稳定性测定 | 第72页 |
3.2.2 药物共晶溶出度和溶解度测定 | 第72-73页 |
3.2.3 吸湿稳定性测定 | 第7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0页 |
3.3.1 黄酮类药物共晶的差热-热重分析 | 第73-78页 |
3.3.2 黄酮类药物共晶的溶出度和溶解度分析 | 第78-80页 |
3.3.3 黄酮类药物共晶的吸湿稳定性结果分析 | 第80页 |
3.4 小结 | 第80-82页 |
第4章 黄酮类药物共晶的活性研究 | 第82-88页 |
4.1 仪器与材料 | 第82-83页 |
4.1.1 仪器 | 第82页 |
4.1.2 试剂 | 第82页 |
4.1.3 材料 | 第82-83页 |
4.2 方法 | 第83-84页 |
4.2.1 药物共晶抑菌活性测定 | 第83页 |
4.2.2 药物共晶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 | 第83-8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4-87页 |
4.3.1 黄酮类药物共晶的抗菌活性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4.3.2 黄酮类药物共晶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分析 | 第86-87页 |
4.4 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英文缩写 | 第95-96页 |
附图 | 第96-11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