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矩形管桁架风致性能分析与现场荷载试验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结构抗风的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2.1 理论分析 | 第13页 |
1.2.2 现场实测 | 第13-14页 |
1.2.3 风洞试验 | 第14-15页 |
1.2.4 数值模拟 | 第15-16页 |
1.3 风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16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数值风洞模拟理论与方法 | 第18-27页 |
2.1 风荷载特性分析 | 第18-21页 |
2.1.1 近地面风的特征 | 第18页 |
2.1.2 大气边界层 | 第18-19页 |
2.1.3 平均风特征 | 第19-20页 |
2.1.4 脉动风特征 | 第20-21页 |
2.2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1-23页 |
2.2.1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 | 第21-22页 |
2.2.2 运动方程(动量守恒定律) | 第22页 |
2.2.3 能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定律) | 第22-23页 |
2.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23-24页 |
2.4 湍流物理模型 | 第24-27页 |
2.4.1 标准k-ε 模型 | 第24-25页 |
2.4.2 RNG k-ε 模型 | 第25页 |
2.4.3 SST k-ω 模型 | 第25-26页 |
2.4.4 Reynolds应力模型 | 第26-27页 |
第3章 矩形管桁架罩棚数值风洞分析 | 第27-51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3.3 数值风洞模拟 | 第28-33页 |
3.3.1 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3.3.2 数值模拟方案 | 第29页 |
3.3.3 计算流域模型 | 第29-30页 |
3.3.4 网格划分 | 第30-31页 |
3.3.5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1-33页 |
3.3.6 求解器的设置 | 第33页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3.4.1 平均风压系数分析 | 第33-39页 |
3.4.2 罩棚分区平均风压系数对比 | 第39-44页 |
3.4.3 结构表面流场分布特性 | 第44-46页 |
3.4.4 最不利风向角下的分区平均风压系数 | 第46页 |
3.5 风荷载体型系数 | 第46-49页 |
3.5.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 第46-47页 |
3.5.2 风荷载体型系数 | 第47-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矩形管桁架静力分析 | 第51-61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51-52页 |
4.2 荷载及荷载组合 | 第52-53页 |
4.2.1 风荷载简述 | 第52页 |
4.2.2 荷载组合工况 | 第52-53页 |
4.3 有限元建模 | 第53页 |
4.4 加载分析 | 第53-54页 |
4.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4.5.1 整体结构分析 | 第54-55页 |
4.5.2 横向桁架分析 | 第55-57页 |
4.5.3 纵向桁架分析 | 第57-59页 |
4.5.4 节点分析 | 第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矩形管桁架静力分析与现场荷载试验 | 第61-78页 |
5.1 静力验算 | 第61-62页 |
5.2 荷载试验 | 第62-72页 |
5.2.1 荷载控制 | 第62页 |
5.2.2 测点布置 | 第62-65页 |
5.2.3 加载方案 | 第65-66页 |
5.2.4 加载装置及原理 | 第66-70页 |
5.2.5 试验结果 | 第70-72页 |
5.3 静力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 | 第72-77页 |
5.3.1 应力值对比 | 第72-76页 |
5.3.2 位移值对比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