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粘接性立管线型优化设计及疲劳测试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海洋粘接管简介 | 第9-10页 | 
| 1.3 海洋柔性立管线型及疲劳试验设计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3.1 海洋柔性立管整体设计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2 海洋柔性立管疲劳试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粘接性柔性立管的线型设计 | 第14-21页 | 
| 2.1 粘接性柔性立管线型概述 | 第14-15页 | 
| 2.2 粘接性柔性立管整体线型基本构成 | 第15页 | 
| 2.3 粘接性柔性立管设计工况 | 第15-16页 | 
| 2.4 粘接性柔性立管失效模式及设计准则 | 第16-17页 | 
| 2.4.1 粘接性柔性立管失效模式 | 第16页 | 
| 2.4.2 粘接性柔性立管设计准则 | 第16-17页 | 
| 2.5 粘接性柔性立管整体线型设计方法 | 第17-18页 | 
| 2.6 悬链线理论 | 第18-20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粘接性柔性立管整体线型设计实例 | 第21-31页 | 
| 3.1 设计基础 | 第21-24页 | 
| 3.1.1 海水特性 | 第21-22页 | 
| 3.1.2 浮筒参数 | 第22-23页 | 
| 3.1.3 粘接性立管基本参数 | 第23页 | 
| 3.1.4 锚链系统 | 第23-24页 | 
| 3.1.5 浮力模块 | 第24页 | 
| 3.1.6 环境参数 | 第24页 | 
| 3.2 立管概念设计 | 第24-26页 | 
| 3.3 初步设计 | 第26-27页 | 
| 3.4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7页 | 
| 3.5 静力分析 | 第27-29页 | 
| 3.6 立管动态分析校核 | 第29-30页 | 
| 3.7 分析结果与设计评价 | 第30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陡S线型布局优化设计 | 第31-42页 | 
| 4.1 陡S线型浮筒段设计分析 | 第31-33页 | 
| 4.1.1 顺应性指标 | 第31页 | 
| 4.1.2 陡S线型顺应性分析 | 第31-33页 | 
| 4.2 陡S线型浮筒段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3-35页 | 
| 4.2.1 浮筒段L1处浮筒间距的敏感性分析 | 第33-34页 | 
| 4.2.2 浮筒段L2处浮力模块间距的敏感性分析 | 第34-35页 | 
| 4.3 陡S线型布局优化 | 第35-40页 | 
| 4.3.1 代理模型构造 | 第35-39页 | 
| 4.3.2 浮筒段布局优化列式 | 第39-40页 | 
| 4.3.3 优化结果验证对比 | 第4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5 柔性立管疲劳加载试验方案的研究 | 第42-53页 | 
| 5.1 立管疲劳分析介绍 | 第43-45页 | 
| 5.1.1 疲劳的基本理论 | 第43页 | 
| 5.1.2 疲劳寿命分析流程 | 第43-45页 | 
| 5.2 疲劳试验研究目标 | 第45-46页 | 
| 5.3 疲劳实验设备 | 第46-47页 | 
| 5.4 疲劳试验方案设计流程 | 第47-48页 | 
| 5.5 疲劳实验加载方案设计实例 | 第48-52页 | 
| 5.5.1 设计基础 | 第48-49页 | 
| 5.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 5.5.3 筛选关键工况 | 第49-51页 | 
| 5.5.4 加速试验 | 第51-52页 | 
| 5.5.5 试验加载方案设计结果 | 第52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A CALM系统立管极值张力与曲率结果 | 第58-66页 | 
| 附录B 疲劳工况分析结果 | 第66-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