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准制定的法律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环境标准基础理论分析 | 第9-20页 |
| 一、环境标准的界定 | 第9-11页 |
| (一)环境及标准界定 | 第9-10页 |
| (二)环境标准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二、环境标准的分类 | 第11-14页 |
| (一)以主体分类 | 第11-12页 |
| (二)以内容分类 | 第12-13页 |
| (三)以法律效力分类 | 第13-14页 |
| 三、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和意义 | 第14-20页 |
| (一)法律性质 | 第14-18页 |
| (二)法律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我国环境标准制定的现状及问题 | 第20-29页 |
| 一、我国环境标准制定的现状 | 第20-22页 |
| (一)历史沿革 | 第20-22页 |
| (二)现状分析 | 第22页 |
| 二、我国环境标准制定存在的缺陷 | 第22-29页 |
| (一)核心价值不突出 | 第23-24页 |
| (二)制定主体不规范 | 第24-25页 |
| (三)制定程序缺乏科学性 | 第25-26页 |
| (四)内容完整性欠缺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国外环境标准制定的经验及借鉴 | 第29-36页 |
| 一、欧盟环境标准制定的经验借鉴 | 第29-31页 |
| (一)欧盟环境标准制定概况分析 | 第29-30页 |
| (二)欧盟环境标准制定的先进经验 | 第30-31页 |
| 二、美国环境标准制定的经验借鉴 | 第31-33页 |
| (一)美国环境标准制定概况分析 | 第31-32页 |
| (二)美国环境标准制定的先进经验 | 第32-33页 |
| 三、日本环境标准制定的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 (一)日本环境标准制定概况分析 | 第33-34页 |
| (二)日本环境标准制定的先进经验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环境标准制定的措施及建议 | 第36-47页 |
| 一、突出核心价值理念 | 第36-38页 |
| (一)保护人体健康理念 | 第36-37页 |
|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37-38页 |
| (三)提倡因地制宜理念 | 第38页 |
| 二、规范制定主体 | 第38-40页 |
| (一)规范推荐性环境标准的制定主体 | 第39页 |
| (二)规范强制性环境标准的制定主体 | 第39-40页 |
| 三、建立科学的环境标准制定程序 | 第40-44页 |
| (一)引入公众参与和合作程序 | 第40-42页 |
| (二)促进各环节连贯性 | 第42-43页 |
| (三)健全配套措施 | 第43-44页 |
| 四、扩充环境标准内容 | 第44-47页 |
| (一)扩大涉及范围 | 第44-45页 |
| (二)突出的重点内容加强内容间协调性 | 第45-46页 |
| (三)强化与国际标准互动机制 | 第46-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