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30页 |
2.1 物流金融的概述 | 第18-23页 |
2.1.1 物流金融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物流金融形成的原因 | 第18-20页 |
2.1.3 物流金融的基本模式 | 第20-23页 |
2.2 风险管理的概述 | 第23-26页 |
2.2.1 风险的含义 | 第23页 |
2.2.2 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23-24页 |
2.2.3 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24-26页 |
2.3 物流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6-28页 |
2.3.1 法律风险 | 第26页 |
2.3.2 经营风险 | 第26-27页 |
2.3.3 道德风险 | 第27-28页 |
2.4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内容和意义 | 第28-29页 |
2.4.1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内容 | 第28页 |
2.4.2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意义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中储股份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及风险识别评价 | 第30-41页 |
3.1 中储股份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概况 | 第30-33页 |
3.1.1 中储股份简介 | 第30-31页 |
3.1.2 中储股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优势与成效 | 第31-33页 |
3.2 中储股份物流金融业务具体操作流程 | 第33-37页 |
3.2.1 动产质押操作流程 | 第33-34页 |
3.2.2 统一授信业务操作流程 | 第34-36页 |
3.2.3 保兑仓业务操作流程 | 第36-37页 |
3.3 中储股份开展物流金融主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价体系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中储股份物流金融业务主要风险及其管理分析 | 第41-50页 |
4.1 中储股份物流金融业务主要风险分析 | 第41-46页 |
4.1.1 动产质押监管业务主要风险分析 | 第41-42页 |
4.1.2 统一授信业务主要风险分析 | 第42-44页 |
4.1.3 保兑仓业务主要风险分析 | 第44-46页 |
4.2 中储股份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 第46-49页 |
4.2.1 外部宏观环境影响 | 第46页 |
4.2.2 信用体系 | 第46-47页 |
4.2.3 经营管理 | 第47-48页 |
4.2.4 质押物 | 第48页 |
4.2.5 业务操作流程漏洞 | 第48-49页 |
4.2.6 从业人员素质水平 | 第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提高中储股份物流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50-57页 |
5.1 加强对外部宏观环境的风险管理 | 第50-51页 |
5.1.1 加强对国家政策环境研究和运用 | 第50-51页 |
5.1.2 聘用专家咨询指导 | 第51页 |
5.2 加强客户信用的风险管理 | 第51-53页 |
5.2.1 规范客户信息管理工作 | 第51-52页 |
5.2.2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 第52页 |
5.2.3 介入到整个供应链管理 | 第52-53页 |
5.3 构造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 第53-54页 |
5.3.1 营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 第53页 |
5.3.2 提高企业信息化风险管理水平 | 第53-54页 |
5.4 重视质押物的风险管理 | 第54-55页 |
5.4.1 加强质押物选择及入库审核 | 第54页 |
5.4.2 完善质押物的仓储制度 | 第54-55页 |
5.5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 第55-56页 |
5.5.1 设计合理组织机构 | 第55页 |
5.5.2 提高员工素质 | 第55-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