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比较 | 第15-26页 |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 | 第15-18页 |
·严格的公务员选拔和录用制度 | 第15-16页 |
·周密的公职人员廉政义务规范 | 第16-17页 |
·实行政务公开,减少腐败机会 | 第17-18页 |
·中国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 | 第18-23页 |
·不断完善的公务员廉政勤政保障机制 | 第19-20页 |
·深入推进的廉政规范立法建设 | 第20-21页 |
·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加强廉政预防组织建设 | 第21-22页 |
·对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的逐步改革 | 第22-23页 |
·中-新廉政预防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23-26页 |
第3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比较 | 第26-34页 |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 | 第26-29页 |
·独立权威的反贪机构 | 第26-27页 |
·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 | 第27-29页 |
·中国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 | 第29-31页 |
·反腐职能机构的制度约束机制 | 第29-30页 |
·多重监督形式构成的责任约束机制 | 第30-31页 |
·中-新廉政监督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31-34页 |
第4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惩处机制比较 | 第34-42页 |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惩处机制 | 第34-37页 |
·完备严密的廉政立法 | 第34-36页 |
·及时严厉的腐败行为查处 | 第36-37页 |
·中国廉政建设的惩处机制 | 第37-39页 |
·不断完善的反腐肃贪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在腐败案件查处上的不懈努力 | 第38-39页 |
·中-新廉政惩处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教育机制比较 | 第42-49页 |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教育机制 | 第42-45页 |
·最高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 第42-43页 |
·加强对公职人员"心治"教育,倡导奉献精神 | 第43-44页 |
·倡导儒家价值观,培养社会廉政文化 | 第44-45页 |
·中国廉政建设的教育机制 | 第45-47页 |
·重视公仆意识教育和实践,倡导为人民服务 | 第45-46页 |
·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工作方法教育,密切干群关系 | 第46-47页 |
·中-新廉政教育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第6章 合理借鉴新加坡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 第49-65页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廉政建设 | 第50-54页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中推动廉政建设 | 第50-51页 |
·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 第51-52页 |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少寻租和腐败机会 | 第52-54页 |
·健全廉政法制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 | 第54-58页 |
·健全反腐肃贪立法,违法必究惩处必严 | 第54-55页 |
·科学配置公共权力,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 第55-57页 |
·推行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增强公职人员财产透明度 | 第57-58页 |
·培育社会廉政文化,构建廉洁价值体系 | 第58-61页 |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将廉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58-59页 |
·强化公职人员廉政教育,牢固树立廉洁从政观念 | 第59-60页 |
·注重公民廉洁教育,夯实廉洁价值体系的社会基础 | 第60-61页 |
·大力发展公民社会,促进社会自治自律 | 第61-65页 |
·鼓励非政府组织发展,推进公民社会建设 | 第61-62页 |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参与和监督效用 | 第62-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