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源驱动的小型有机朗肯循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研究背景 | 第7页 |
|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不同热源下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 第8-12页 |
| ·系统循环工质的研究 | 第12-14页 |
|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优化设计 | 第14-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计算与工质的选择 | 第19-34页 |
| ·循环工质特性介绍 | 第19-20页 |
| ·热力学模型建立与仿真计算 | 第20-25页 |
| ·计算前提与仿真工况 | 第20-22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 ·计算结果 | 第24-25页 |
| ·系统关键参数对循环的影响 | 第25-31页 |
| ·膨胀机进口温度(过热度)对循环的影响 | 第25-27页 |
| ·蒸发压力对循环的影响 | 第27-30页 |
| ·冷凝温度对循环的影响 | 第30-31页 |
| ·部件不可逆损失分析 | 第31-32页 |
| ·计算模型验证 | 第32页 |
| ·本章总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实验台设计与循环工质性能实验 | 第34-46页 |
| ·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 第34-40页 |
| ·实验台布局设计 | 第34-35页 |
| ·冷热源的选择 | 第35-37页 |
| ·冷凝器与蒸发器(EGR boiler) | 第37-38页 |
| ·循环泵 | 第38-39页 |
| ·涡旋膨胀机 | 第39-40页 |
| ·实验台精度分析 | 第40-42页 |
| ·测量设备介绍 | 第40-41页 |
| ·相对不确定度分析 | 第41-42页 |
| ·循环性能实验 | 第42-45页 |
| ·发电负载与功电转换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 ·单工质循环性能验证 | 第43-45页 |
|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不同工况下的有机朗肯循环实验 | 第46-55页 |
| ·热源温度变化实验 | 第46-50页 |
| ·膨胀机性能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 ·换热性能影响分析 | 第47-49页 |
| ·循环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 ·液压隔膜泵柱塞行程变化实验 | 第50-52页 |
| ·循环泵性能影响分析 | 第50-51页 |
| ·换热性能影响分析 | 第51页 |
| ·循环性能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 ·热油流量变化实验 | 第52-53页 |
| ·本章总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有机朗肯循环方式优化设计及分析 | 第55-71页 |
| ·抽气再热与带中间换热器的有机朗肯循环 | 第55-60页 |
| ·各循环基本热力学等式 | 第56-57页 |
| ·中间换热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抽气再热装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系统传热分析 | 第59-60页 |
| ·分析的网络拓扑方法 | 第60-63页 |
| ·各部件的基本计算公式 | 第61-62页 |
| ·热力学完善度 | 第62-63页 |
| ·效率 | 第63页 |
| ·部件影响因子 | 第63页 |
| ·R245fa工质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3-70页 |
| ·各循环状态点参数列表 | 第63-65页 |
| ·各部件的参数列表 | 第65-66页 |
| ·分析结果讨论 | 第66-70页 |
| ·本章总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 ·结论 | 第71-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3页 |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