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分子自组装,分子团簇与分子马达 | 第9-13页 |
1.1.1 分子自组装的研究现状及分子自组装技术 | 第9-10页 |
1.1.2 影响分子自组装的因素 | 第10-11页 |
1.1.3 分子团簇的研究背景及分子团簇的特点 | 第11页 |
1.1.4 分子马达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11-13页 |
1.2 乙醇分子的分解及其与衬底的作用 | 第13页 |
1.3 形貌分析与STM | 第13-14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验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 第17-33页 |
2.1 实验仪器简介 | 第17页 |
2.2 超高真空(UHV)的获得与测量 | 第17-21页 |
2.3 低温(LT)技术 | 第21-22页 |
2.4 锁相(PL)技术 | 第22-23页 |
2.5 分子束外延(MBE)技术 | 第23-25页 |
2.6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第25-32页 |
2.6.1 STM的基本原理 | 第26页 |
2.6.2 STM的基本结构 | 第26-29页 |
2.6.3 STM的工作模式 | 第29-30页 |
2.6.4 扫描隧道谱(STS)的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充电态和氢键诱导的超分子转子和马达 | 第33-46页 |
3.1 背景介绍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3.3.1 乙醇分子链以及乙醇与HOPG表面的作用 | 第33-35页 |
3.3.2 乙醇分子或乙醇团簇充放电现象 | 第35-36页 |
3.3.3 充电的乙醇团簇吸引附近的分子团簇或分子链 | 第36-42页 |
3.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