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基于城市形态和地表粗糙度的城市风道构建及规划方法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城市风道构建基础理论第14-21页
    2.1 风道概念第14页
    2.2 城市风道构建相关概念第14-18页
        2.2.1 城市形态第14-15页
        2.2.2 地表粗糙度第15-17页
        2.2.3 潜在风道模拟第17-18页
    2.3 影响城市通风构建的环境要素第18-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国内外城市风道研究和实践第21-39页
    3.1 国外城市风道研究概述第21-23页
        3.1.1 微观尺度第21-22页
        3.1.2 宏观尺度第22-23页
    3.2 国内城市风道研究概述第23-26页
        3.2.1 微观尺度第23-24页
        3.2.2 宏观尺度第24-26页
    3.3 城市风道规划实例研究第26-38页
        3.3.1 德国斯图加特第29-30页
        3.3.2 日本东京都第30-33页
        3.3.3 中国香港第33-36页
        3.3.4 中国武汉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城市形态和地表粗糙度的潜在风道模拟—以深圳市为例第39-65页
    4.1 深圳市气候环境概况第39-40页
    4.2 深圳市城市形态分析第40-46页
    4.3 地表粗糙度计算第46-54页
        4.3.1 区域边界尺度第46-47页
        4.3.2 模型计算与分析第47-54页
    4.4 利用最小成本路径法模拟城市潜在风道第54-59页
    4.5 校验第59-64页
        4.5.1 实测点的选取第59-62页
        4.5.2 实测内容第62页
        4.5.3 实测数据分析第62-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深圳市城市风道规划方法研究第65-75页
    5.1 城市风道规划第65-67页
    5.2 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控制第67-69页
        5.2.1 城市用地布局第67-68页
        5.2.2 城市道路系统第68页
        5.2.3 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第68-69页
    5.3 城市设计指引第69-74页
        5.3.1 街道走向和尺度第70-71页
        5.3.2 建筑物形态第71-74页
        5.3.3 延伸障碍物第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6.1 总结第75-76页
    6.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49年前后太原盆地南部县域交界地区的庙会时空分布研究
下一篇: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活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菜市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