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运行有效性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一、基于基准利率选择的研究第12-13页
        二、基于Shibor作为基准利率有效性的研究第13-14页
        三、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第14-16页
        四、文献评价第16-17页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基准利率的选择与衡量标准第18-33页
    第一节 基准利率的定义与存在的必要性第18-19页
        一、基准利率的理论界定与内涵第18-19页
        二、基准利率存在的必要性第19页
    第二节 国外基准利率的选择第19-21页
        一、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第19-20页
        二、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第20-21页
    第三节 基准利率选择的国际经验第21页
    第四节 我国基准利率的尝试第21-24页
        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第22-23页
        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epo)第23-24页
    第五节 Shibor的提出及优势分析第24-28页
        一、Shibor的基本情况第25-26页
        二、Shibor的优势第26-27页
        三、Shibor与Libor的差异第27-28页
    第六节 基准利率的运行有效性标准第28-30页
    第七节 衡量基准利率运行有效性的理论方法第30-33页
        一、相关性检验第30页
        二、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第30-31页
        三、协整检验第31页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1-32页
        五、脉冲响应分析第32-33页
第三章 从基准利率属性角度分析Shibor运行的有效性第33-40页
    第一节 样本和数据的选取第33页
    第二节 实证检验Shibor的运行效果第33-39页
        一、相关性检验第33-34页
        二、平稳性检验第34-35页
        三、协整检验第35-36页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6-37页
        五、稳定性检验第37-39页
    第三节 结论第39-40页
第四章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及模型第40-48页
    第一节 利率期限结构的概念与内涵第40-42页
        一、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义第40页
        二、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态第40-41页
        三、期限结构形成理论第41-42页
    第二节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第42-43页
        一、均衡模型第43页
        二、无套利模型第43页
    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与基准利率的关系第43-44页
    第四节 动态模型的建模方法第44-48页
        一、Vasicek模型建模方法第44-45页
        二、GARCH模型第45-46页
        三、EGARCH模型及信息冲击曲线第46-48页
第五章 从期限结构角度分析Shibor运行的有效性第48-56页
    第一节 利率序列的描述性分析第48-49页
        一、Shibor的描述性分析第48-49页
        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第49页
    第二节 模型拟合第49-53页
        一、建立传统的Vasicek模型第49-51页
        二、用GARCH模型刻画Vasicek模型扩散项的异方差性第51-53页
    第三节 考虑波动的非对称性第53-56页
        一、用EGARCH模型对扩散项进行描述第53-55页
        二、实证结果分析第55-5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第56-59页
    第一节 总结第56-57页
    第二节 建议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铸坯线结构光视觉定重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Nginx的高并发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