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标准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2.1 资本结构理论 | 第12-13页 |
2.1.1 MM资本结构理论 | 第12页 |
2.1.2 破产成本理论 | 第12-13页 |
2.1.3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3页 |
2.2 企业预警理论 | 第13-15页 |
2.2.1 企业生存因素理论 | 第13-14页 |
2.2.2 企业诊断理论 | 第14页 |
2.2.3 危机管理理论 | 第14页 |
2.2.4 企业逆境管理理论 | 第14-15页 |
2.2.5 策略震撼管理理论 | 第15页 |
2.3 企业进化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标准财务报表的历史由来 | 第17-23页 |
3.1 财务报表的产生及发展 | 第17-19页 |
3.2 财务分析的产生及发展 | 第19-20页 |
3.3 财务报表走向标准化的必然性 | 第20-23页 |
第四章 标准财务报表的内涵 | 第23-28页 |
4.1 标准财务报表的定义 | 第23-24页 |
4.2 标准财务报表的作用及意义 | 第24-28页 |
4.2.1 提供了衡量企业是否健康的尺度 | 第24-25页 |
4.2.2 是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 第25-26页 |
4.2.3 标准财务报表与实时财务报表结合及时预防财务危机 | 第26-28页 |
第五章 标准财务报表的建立——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 第28-51页 |
5.1 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 | 第28-29页 |
5.2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第29-42页 |
5.2.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 | 第29-30页 |
5.2.2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概况 | 第30-42页 |
5.2.2.1 Z分模型介绍 | 第30-31页 |
5.2.2.2 Z值计算 | 第31-32页 |
5.2.2.3 两组财务指标对比 | 第32-36页 |
5.2.2.4 两组财务报表项目对比 | 第36-42页 |
5.3 标准财务报表的建立 | 第42-48页 |
5.3.1 插值法扩大样本数据 | 第42-46页 |
5.3.1.1 插值法选择 | 第42-43页 |
5.3.1.2 插值结果 | 第43-46页 |
5.3.2 标准值的确定 | 第46-48页 |
5.4 标准财务报表的应用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缺陷与不足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