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创业投资网络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创业投资网络形成动因 | 第14-15页 |
1.2.2 创业投资网络的作用 | 第15-17页 |
1.3 概念的定义 | 第17-19页 |
1.3.1 创业投资网络 | 第17-18页 |
1.3.2 不同性质的创业投资机构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2、创业投资网络相关理论分析 | 第23-30页 |
2.1 创业投资理论 | 第23-25页 |
2.1.1 投资流程 | 第23页 |
2.1.2 增值服务 | 第23-24页 |
2.1.3 认证功能 | 第24-25页 |
2.2 社会网络理论 | 第25-26页 |
2.2.1 社会网络理论的起源 | 第25页 |
2.2.2 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 | 第25-26页 |
2.3 创业投资研究中的社会网络理论 | 第26-30页 |
2.3.1 创业投资网络的资源学说 | 第26-27页 |
2.3.2 创业投资网络的知识平台 | 第27页 |
2.3.3 创业投资网络的竞争学说 | 第27-28页 |
2.3.4 创业投资网络的属性测度 | 第28-30页 |
3、我国创业投资网络的演进过程 | 第30-44页 |
3.1 数据收集 | 第30-31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31页 |
3.3 涉及指标 | 第31-35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35-43页 |
3.4.1 我国创业投资网络的演进 | 第35-38页 |
3.4.2 创投网络属性指标的测算 | 第38-43页 |
3.5 我国创业投资网络的演化规律总结 | 第43-44页 |
4、异质性创投数目变化对网络演进的影响 | 第44-53页 |
4.1 异质性创投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第44-47页 |
4.1.1 每年新募集基金的概况 | 第44-46页 |
4.1.2 异质性创投数目的变化 | 第46-47页 |
4.1.3 异质性创投的发展阶段对比 | 第47页 |
4.2 异质性创投数目变化对网络演进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47-49页 |
4.2.1 宏观背景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2 创投主体的作用 | 第49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49-53页 |
4.3.1 模型回归及其相关检验 | 第50-52页 |
4.3.2 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52-53页 |
5、结论与建议 | 第53-59页 |
5.1 结论 | 第53-55页 |
5.2 建议 | 第55-57页 |
5.2.1 对相关行政部门的建议 | 第55-57页 |
5.2.2 对民营创业投资机构的建议 | 第57页 |
5.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项目课题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