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第四纪石羊河河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1.1 构造尺度河流地貌演化研究 | 第14-16页 |
1.2 轨道尺度河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 第16-17页 |
1.3 亚轨道尺度河流过程研究 | 第17-27页 |
1.3.1 河流堆积/下切过程对气候的响应 | 第19-23页 |
1.3.2 河流形态对气候的响应 | 第23-27页 |
1.4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问题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9-36页 |
2.1 地质地貌概况 | 第29-31页 |
2.1.1 地质概况 | 第29-30页 |
2.1.2 地貌概况 | 第30-31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1-36页 |
2.2.1 现代气候特征 | 第32-34页 |
2.2.2 晚第四纪气候特征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现代河流水文特征研究 | 第36-58页 |
3.1 方法及数据获取 | 第37-39页 |
3.2 石羊河现代河型的空间变化特征 | 第39-44页 |
3.2.1 基于数值分析的河型特征 | 第39-41页 |
3.2.2 河型的野外考察与识别 | 第41-44页 |
3.3 石羊河现代河流的水文参数特征 | 第44-49页 |
3.3.1 金塔河—石羊大河段水文特征 | 第44-46页 |
3.3.2 西营河水文特征 | 第46-47页 |
3.3.3 洪水河水文特征 | 第47-49页 |
3.4 石羊河现代河道沉积物粒度特征 | 第49-51页 |
3.5 水力几何学关系 | 第51-55页 |
3.6 河型判别关系 | 第55-58页 |
第四章 晚第四纪石羊河河流过程研究 | 第58-91页 |
4.1 光释光测年与结果 | 第58-64页 |
4.1.1 测年原理 | 第59-60页 |
4.1.2 测试流程 | 第60-62页 |
4.1.3 测年结果 | 第62-64页 |
4.2 沙沟河下游段河流过程 | 第64-74页 |
4.2.1 张家大庄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64-69页 |
4.2.2 张家大庄剖面古洪水记录 | 第69-73页 |
4.2.3 沙沟河河流过程 | 第73-74页 |
4.3 洪水河平原段河流过程 | 第74-87页 |
4.3.1 洪水河大土沟段河流过程 | 第74-79页 |
4.3.2 洪水河五墩湾段河流过程 | 第79-87页 |
4.4 晚第四纪石羊河河流过程 | 第87-91页 |
第五章 河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探讨 | 第91-100页 |
5.1 河流堆积/下切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第91-96页 |
5.2 河流形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第96-10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0-101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7页 |
附录1 图目录 | 第117-119页 |
附录2 表目录 | 第119-12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