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9页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 第9-12页 |
第二章 政府预算透明度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概念和特性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政府预算透明度评价标准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关于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公共管理理论 | 第14-16页 |
一、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4页 |
二、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4页 |
三、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四、 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理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预算透明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现状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一、 政府预算运行过程缺乏透明 | 第17页 |
二、 预算公开内容不具体、不完整 | 第17-18页 |
三、 预算公开的时间安排不科学 | 第18-19页 |
四、 预算公开的易懂程度不足、互动性不强 | 第19页 |
第三节 对问题原因的分析 | 第19-23页 |
一、 政府预算公开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0页 |
二、 政府治理观念落后 | 第20-21页 |
三、 政府主导型的预算模式 | 第21页 |
四、 技术手段落后,缺乏透明度操作前提 | 第21-22页 |
五、 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国外政府预算透明度的经验借鉴 | 第23-26页 |
第一节 预算透明度的国际努力 | 第23页 |
第二节 国外政府预算透明度发展的启示 | 第23-26页 |
一、 政府预算的法定性 | 第23-24页 |
二、 预算公开的完整性 | 第24页 |
三、 预算监督的有效性 | 第24页 |
四、 预算透明技术手段的先进性 | 第24-26页 |
第五章 提高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的路径 | 第26-33页 |
第一节 进一步增强政府预算透明的法律保障 | 第26-28页 |
一、 确立贯彻透明度原则的宪法基础 | 第26页 |
二、 健全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三、 修订完善《预算法》 | 第27页 |
四、 建立预算公开的司法救济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政府预算透明的制度改进 | 第28-29页 |
一、 预算编制方法改进 | 第28-29页 |
二、 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 第29页 |
三、 完善预算执行制度 | 第29页 |
第三节 不断提高政府预算公开透明的技术手段 | 第29-30页 |
一、 加强政府预算公开的信息化建设 | 第29-30页 |
二、 改进预算过程透明的技术措施 | 第30页 |
三、 采取增强预算易懂性的多种手段 | 第30页 |
第四节 完善政府预算公开监督体系 | 第30-33页 |
一、 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 第30-31页 |
二、 充分发挥人大对预算的监督作用 | 第31页 |
三、 公众、中介组织、媒体舆情等体制外监督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5-36页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