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微纳米曝气强化碳纤维浮床对城市河道水体处理效果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1 城市水体污染现状第15-17页
        1.1.2 城市河道水体污染原因分析第17页
    1.2 城市河道水体修复技术第17-23页
        1.2.1 物理技术第17-20页
        1.2.2 化学技术第20页
        1.2.3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第20-23页
    1.3 微纳米曝气发生装置第23-26页
        1.3.1 微纳米气泡净水机理第24页
        1.3.2 微纳米气泡发生机理和分类第24-25页
        1.3.3 微纳米气泡发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26页
    1.4 生态浮床第26-28页
        1.4.1 生态浮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6-27页
        1.4.2 碳纤维生态浮床概述第27-28页
    1.5 微生物制剂第28-30页
        1.5.1 微生物制剂概况第28-29页
        1.5.2 微生物制剂研究现状第29-30页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30-31页
        1.6.1 课题研究目的第30页
        1.6.2 课题研究内容第30-31页
    1.7 研究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二章 微纳米曝气装置气泡特性研究第33-39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3页
        2.1.1 实验设备第33页
        2.1.2 检测方法第33页
        2.1.3 实验方法第3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2.2.1 微纳米气泡悬浮时间测量第33-34页
        2.2.2 有效气液混合比第34页
        2.2.3 微纳米气泡尺寸分布测量第34-37页
    2.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不同曝气方式与碳纤维生态浮床组合去污能力对比第39-47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3.1.1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39-40页
        3.1.2 实验水质第40-41页
        3.1.3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方法第41页
        3.1.4 实验方法第41-4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3.2.1 两种曝气方式对水体中COD去除效果对比第42-43页
        3.2.2 两种曝气方式对水体中NH_4~+-N的去除效果对比第43-44页
        3.2.3 两种曝气方式对水体中TP的去除效果对比第44-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不同因素对微纳米曝气浮床系统的水处理影响研究第47-65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7页
        4.1.1 实验水质第47页
        4.1.2 实验设备第47页
        4.1.3 实验方法第4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7-63页
        4.2.1 不同HRT条件对微纳米曝气浮床系统处理效果影响第48-50页
        4.2.2 不同气水比条件对微纳米曝气浮床系统处理效果影响第50-54页
        4.2.3 不同进水污染物浓度对微纳米曝气浮床水体处理效果研究第54-60页
        4.2.4 连续曝气与间歇曝气第60-62页
        4.2.5 浮床反应器的生物相第62-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微生物制剂BABRC-1对生态组合浮床的强化性能研究实验第65-77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5-67页
        5.1.1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65页
        5.1.2 实验水质第65-66页
        5.1.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第66-67页
        5.1.4 实验方法第67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7-74页
        5.2.1 不同菌剂投加量对生态浮床强化效果对比第67-70页
        5.2.2 菌剂强化作用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第70-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5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7页
导师和作者简介第87-88页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d~n离子局部结构和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红外光谱用于胃内液体成分检测的信号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