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第12-15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4.3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 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9页 |
| 2.1 绿色可持续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 2.1.1 绿色可持续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 | 第15-16页 |
| 2.1.2 绿色可持续项目管理的意义 | 第16-17页 |
| 2.1.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第17-20页 |
| 2.2 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 2.2.1 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的概念 | 第20-21页 |
| 2.2.2 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相关概念分析 | 第21-22页 |
| 2.2.3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概念 | 第22-23页 |
| 2.2.4 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的特点 | 第23-24页 |
| 2.3 成熟度的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 2.3.1 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概念 | 第24页 |
| 2.3.2 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分类 | 第24-27页 |
| 2.4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基于绿色理论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 第29-43页 |
| 3.1 GB-OPM3成熟度模型的构建的总体思路 | 第29-30页 |
| 3.2 GB-OPM3成熟度模型的结构特征 | 第30-35页 |
| 3.2.1 GB-OPM3成熟度模型的等级 | 第30-33页 |
| 3.2.2 GB-OPM3成熟度中知识领域及其特征 | 第33-35页 |
| 3.3 GB-OPM3成熟度模型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8页 |
| 3.3.1 GB-OPM3成熟度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5-36页 |
| 3.3.2 GB-OPM3成熟度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6-38页 |
| 3.4 GB-OPM3成熟度的评价标准 | 第38-4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GB-OPM3成熟度评价的多技术方法 | 第43-62页 |
| 4.1 GB-OPM3成熟度评价方法的选择和依据 | 第43-45页 |
| 4.2 GB-OPM3成熟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51页 |
| 4.2.1 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及其适用型分析 | 第45-48页 |
| 4.2.2 成熟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8-51页 |
|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GB-OPM3成熟度评价 | 第51-55页 |
| 4.3.1 BP神经网络理论及其适用型 | 第51-52页 |
| 4.3.2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第52-53页 |
| 4.3.3 GB-OPM3成熟度的评价 | 第53-55页 |
| 4.4 GB-OPM3成熟度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第55-59页 |
| 4.4.1 主成分分析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55-56页 |
| 4.4.2 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第56-59页 |
| 4.5 三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1 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各指标的权重 | 第67-70页 |
| 附录2 各指标隶属度 | 第70-73页 |
| 附录3 20个样本的一级指标成熟度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