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基于自驱动机制双足模型的人致结构振动分析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8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7页
    1.2 研究现状第17-26页
        1.2.1 人致荷载第18-23页
        1.2.2 强迫人致振动模型第23-24页
        1.2.3 倒钟摆人体模型第24-25页
        1.2.4 双足人体步行模型第25-26页
    1.3 存在主要问题第26-27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2 基于自驱动机制的双足人致结构竖向振动第28-58页
    2.1 结构人致竖向振动理论第28-36页
        2.1.1 行人-结构系统运动方程第28-33页
        2.1.2 步态参数考虑第33-34页
        2.1.3 地面反应力第34-35页
        2.1.4 行人能量第35页
        2.1.5 系统模态分析第35-36页
    2.2 行人-结构系统的计算流程第36-37页
    2.3 数值验证第37-44页
    2.4 参数分析第44-56页
        2.4.1 人体质量与腿刚度第44-48页
        2.4.2 行人质量与腿阻尼比第48-50页
        2.4.3 腿刚度与阻尼比第50-54页
        2.4.4 行人步频第54-56页
    2.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3 基于双足人群的结构竖向振动研究第58-75页
    3.1 社会力模型第58-60页
        3.1.1 人的自身驱动力第59页
        3.1.2 行人间的相互作用力第59页
        3.1.3 边界条件作用力第59-60页
        3.1.4 各向异性因子第60页
    3.2 基于社会力效应的双足步行模式第60-61页
    3.3 社会力效应下人群-结构系统计算流程第61-62页
    3.4 数值验证第62-66页
    3.5 结构人致动力特性分析第66-74页
        3.5.1 模型简化第66-71页
        3.5.2 数值算例第71-74页
    3.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4 基于双足模型的人致结构侧向振动第75-106页
    4.1 双足行人-结构系统模型第75-81页
        4.1.1 动力方程第76-80页
        4.1.2 地面反应力第80-81页
    4.2 行人侧向位移第81-82页
    4.3 计算流程第82-83页
    4.4 数值算例第83-90页
    4.5 人体动力参数研究第90-101页
        4.5.1 人体质量和腿刚度第90-94页
        4.5.2 人体质量和阻尼比第94-98页
        4.5.3 腿刚度和阻尼第98-101页
    4.6 人体步态参数效应第101-105页
        4.6.1 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02-103页
        4.6.2 对结构频率的影响第103-104页
        4.6.3 对结构阻尼的影响第104-105页
    4.7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5 基于双足人群的结构侧向振动研究第106-121页
    5.1 双足步行模式第106-107页
    5.2 计算步骤第107-108页
    5.3 数值算例第108-112页
    5.4 人群均匀分布下的结构人致振动第112-116页
        5.4.1 人群分布假定第112-113页
        5.4.2 理论公式第113-116页
    5.5 数值算例第116-119页
    5.6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6 基于双足模型的三维行人-结构相互作用第121-138页
    6.1 三维行人-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第121-129页
        6.1.1 行人-结构系统的三维动力方程第122-129页
        6.1.2 地面反应力第129页
    6.2 运动方程求解步骤第129-130页
    6.3 数值算例第130-137页
    6.4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7 结论和展望第138-140页
    7.1 结论第138页
    7.2 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9页
作者简历第149-15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历史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可变形六面体地面移动机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