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十七年”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6-22页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第6-8页
    二、相关概念与关系的理解第8-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20页
    四、研究的意义第20-22页
第一章 新诗选本与“十七年”出版机制第22-49页
    第一节 “十七年”出版体制特征第22-28页
    第二节 出版社的整合与文学书籍的出版第28-34页
    第三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十七年”新诗选本的生产第34-49页
第二章 新诗选本与诗人的“身份认同”第49-78页
    第一节 “十七年”诗人队伍的分化第49-58页
    第二节 “革命认同”的激情书写第58-78页
第三章 新诗选本与“人民诗歌”经典的打造第78-111页
    第一节 “经典”与“十七年”诗歌思潮第78-83页
    第二节 “人民诗歌”经典的遴选与确立第83-95页
    第三节 “人民经典”打造的诗歌范本:《毛主席诗词》与《红旗歌谣》第95-111页
第四章 新诗选本与“十七年”诗歌批评第111-155页
    第一节 政治文化规约下的“十七年”新诗选本批评第111-123页
    第二节 选本删改:选本批评里的“同声”与“异调”第123-143页
    第三节 臧克家的新诗选本批评第143-155页
结语第155-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81页
附录一: “十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丛书书目(新诗部分)第181-186页
附录二: 检讨书:“十七年”知识分子“启蒙认同”的历史悲运——以郭小川为例第186-201页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01-202页
致谢第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齊梁詩歌詞語研究
下一篇:内生菌促进药用植物茅苍术挥发油积累的信号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