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粘土层中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3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工程背景 | 第12-23页 |
2.1 工程简介 | 第12-13页 |
2.2 工程地质概况 | 第13-17页 |
2.2.1 地质构造 | 第13-14页 |
2.2.2 气象水文等条件 | 第14-17页 |
2.2.3 地震效应分析及评价 | 第17页 |
2.3 岩土参数取值 | 第17-18页 |
2.4 深基坑支护方案选型 | 第18-22页 |
2.4.1 常见深基坑支护类型 | 第18-20页 |
2.4.2 支护选型的原则 | 第20-22页 |
2.4.3 支护方案的选择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复合土钉墙支护设计 | 第23-37页 |
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设计计算 | 第23-25页 |
3.1.1 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概述 | 第23页 |
3.1.2 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 | 第23-25页 |
3.2 支护结构计算分析 | 第25-30页 |
3.3 稳定性验算 | 第30-36页 |
3.3.1 整体稳定性验算 | 第30-31页 |
3.3.2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第31-34页 |
3.3.3 抗隆起验算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复合土钉墙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7-60页 |
4.1 Plaxis2D简介 | 第37-38页 |
4.1.1 Plaxis2D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7页 |
4.1.2 本构模型 | 第37-38页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8-42页 |
4.2.1 基本假设 | 第38页 |
4.2.2 模型尺寸的确定 | 第38页 |
4.2.3 单元的选择 | 第38页 |
4.2.4 荷载的选择 | 第38-39页 |
4.2.5 参数的选取 | 第39-40页 |
4.2.6 施加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40-41页 |
4.2.7 网格划分 | 第41页 |
4.2.8 数值模型的计算 | 第41-42页 |
4.3 数值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42-52页 |
4.3.1 基坑水平位移分析 | 第42-44页 |
4.3.2 基坑竖向位移分析 | 第44-47页 |
4.3.3 钢管桩水平位移分析 | 第47-48页 |
4.3.4 钢管桩弯矩分析 | 第48-49页 |
4.3.5 钢管桩剪力分析 | 第49-50页 |
4.3.6 预应力锚索轴力分析 | 第50-51页 |
4.3.7 模拟结果与设计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4.4 模型优化对比分析 | 第52-59页 |
4.4.1 基坑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4.4.2 基坑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4.4.3 钢管桩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第57页 |
4.4.4 钢管桩弯矩对比分析 | 第57页 |
4.4.5 预应力锚索轴力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