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1. 我国及世界油菜生产概况 | 第8-9页 |
·油菜生产和分布概况 | 第8页 |
·油菜分类 | 第8-9页 |
2. 白菜型冬油菜研究 | 第9页 |
·白菜型油菜分类 | 第9页 |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研究 | 第9页 |
3.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细胞膜系统 | 第10页 |
·细胞酶系统 | 第10-11页 |
·植物激素 | 第11页 |
·与植物抗寒性有关的可溶性物质 | 第11-12页 |
4.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菜育种上的应用 | 第12-15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3页 |
·遗传图谱研究 | 第13-14页 |
·亲缘关系研究 | 第14页 |
·种子纯度检验 | 第14页 |
·基因定位 | 第14-15页 |
5. 植物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蛋白质组的简介 | 第15页 |
·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6.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冬油菜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设计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遗传分析 | 第19-2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供试材料及其抗寒特性 | 第19-20页 |
·抗寒性遗传分析 | 第2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白菜型油菜抗寒性的SSR 标记 | 第22-41页 |
1. 试验设计 | 第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基础群体构建 | 第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DNA 的提取 | 第22-23页 |
·DNA 纯度鉴定 | 第23页 |
·抗寒基因池和不抗寒基因池的构建 | 第23页 |
·SSR 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第23-25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5页 |
·SSR 引物筛选 | 第25页 |
·遗传距离的计算及作图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0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6页 |
·SSR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6-27页 |
·SSR 引物的筛选 | 第27-30页 |
·SSR 引物在两亲本及两池间的扩增 | 第30-31页 |
·SSR 引物在F_2 群体中的扩增 | 第31-38页 |
·连锁性分析 | 第38-4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白菜型油菜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 | 第41-50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1-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电泳储液及溶液配方 | 第41-44页 |
·蛋白质粗提物的制备 | 第44页 |
·蛋白质提取 | 第44页 |
·蛋白质定量 | 第44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D SDS-PAGE) | 第44页 |
·双向凝胶电泳(2-DE)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蛋白质浓度 | 第45页 |
·上样量比较 | 第45-46页 |
·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油菜叶片蛋白质的效果 | 第46-47页 |
·2-DE 电泳结果 | 第47-4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0-5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50页 |
2. 本研究结果 | 第50-51页 |
3. 后续工作 | 第51页 |
4.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导师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