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2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第14-20页
    2.1 重点生态功能区第14-16页
    2.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第16-20页
        2.2.1 生态补偿第16-18页
        2.2.2 区域生态补偿第18页
        2.2.3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第18-20页
3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实践检视第20-24页
    3.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效果分析第20-21页
        3.1.1 生态效果第20-21页
        3.1.2 经济效果第21页
        3.1.3 社会效果第21页
    3.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制度评价第21-24页
4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现实障碍第24-29页
    4.1 顶层规范设计有待完善第24-27页
        4.1.1 相关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第24-25页
        4.1.2 相关法律规定缺乏总体协调性第25-26页
        4.1.3 忽视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第26-27页
    4.2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不合理第27-28页
        4.2.1 资金分配方面第27页
        4.2.2 资金使用方面第27页
        4.2.3 监督考核与激励机制方面第27-28页
    4.3 生态补偿保障机制缺位第28-29页
5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优化路径第29-38页
    5.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主体界定第29-30页
        5.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主体第29-30页
        5.1.2 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的权利义务划分第30页
    5.2 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范围第30-31页
    5.3 补偿标准的确定方式第31页
    5.4 国家法和环境习惯法的暗合与补缺第31-32页
    5.5 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第32-34页
        5.5.1 完善政府补偿模式第32-33页
        5.5.2 引入市场补偿模式第33-34页
    5.6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第34-38页
        5.6.1 以严格的生态补偿程序制度为依托第34-35页
        5.6.2 建全生态补偿资金审计监管制度第35-36页
        5.6.3 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第36页
        5.6.4 建立生态补偿的纠纷处理制度第36-38页
结语与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个人简介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层经营体制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改革--基于多元产权主体视角的研究
下一篇:近三十年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基于知识图谱的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