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通风论文

矿井进风井筒区域风流紊乱机理及调控方法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绪论第18-26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3页
        1.2.1 自然风压对矿井风流影响规律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2 热压及热浮力驱动流动规律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3 矿井灾变时期风流紊乱规律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4 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3页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3-2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创新点第24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4-25页
        1.4.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4.2 技术路线第25页
    1.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2 进风井筒区域风流紊乱特征及理论分析第26-44页
    2.1 进风井筒区域风流紊乱特征第26-32页
    2.2 井筒区域自然风压形成原因分析第32-35页
        2.2.1 自然风压定义及计算第32-33页
        2.2.2 自然风压的具体致因分析第33-35页
    2.3 进风井筒区域风流紊乱的理论分析第35-43页
        2.3.1 局部自然风压原理第35-38页
        2.3.2 风流紊乱的判别条件第38-40页
        2.3.3 风流紊乱理论的数轴描述方法第40-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3 矿井通风系统的模拟实验研究第44-72页
    3.1 矿井通风模拟实验系统第44-51页
        3.1.1 相似实验及参数确定第44-46页
        3.1.2 实验系统的建立第46-51页
    3.2 实验内容及方案第51-53页
        3.2.1 实验内容第51页
        3.2.2 实验方案制定第51-53页
    3.3 进风温度对通风系统风流状态的影响分析第53-63页
        3.3.1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规律第53-56页
        3.3.2 加热进风流对通风系统的影响分析第56-59页
        3.3.3 制冷进风流对通风系统的影响分析第59-63页
    3.4 巷道阻力变化对通风系统风流状态影响分析第63-69页
        3.4.1 进风段阻力变化对紊乱风流影响分析第63-65页
        3.4.2 回风段阻力变化对紊乱风流影响分析第65-69页
    3.5 风机静压对通风系统风流状态影响分析第69-71页
    3.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4 矿井现场实测及风流紊乱机理分析第72-98页
    4.1 进风井筒区域风流参数季节性变化规律第72-79页
        4.1.1 进风井筒区域范围的划定第72-73页
        4.1.2 进风井筒风流参数变化规律分析第73-76页
        4.1.3 井筒联络巷风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第76-79页
    4.2 无热风条件下井筒联络巷风流逆转机制第79-87页
        4.2.1 现场测试方案第79-80页
        4.2.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第80-87页
    4.3 有热风条件下井筒联络巷风流逆转机制第87-94页
        4.3.1 现场测试方案第87-88页
        4.3.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第88-94页
    4.4 进风井筒区域风流紊乱的机理分析第94-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5 进风井筒区域的风流调控方法研究第98-124页
    5.1 现场调控方法分析第98-100页
        5.1.1 无热风条件下调控分析第98-99页
        5.1.2 有热风条件下调控分析第99-100页
    5.2 热风对井筒风流参数的影响分析第100-111页
        5.2.1 现场实测分析第100-104页
        5.2.2 数值模拟分析第104-111页
    5.3 热风对进风井筒区域风流调控结果分析第111-115页
    5.4 进风井筒区域风流紊乱调控技术方案第115-122页
        5.4.1 进风井筒风流调控参数分析第115-121页
        5.4.2 热风条件下的调控技术方案第121-122页
    5.5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6 进风井筒区域风流紊乱调控系统及应用第124-150页
    6.1 系统整体结构与设计思路第124-127页
        6.1.1 系统的结构组成第124-126页
        6.1.2 系统的设计思路第126-127页
    6.2 系统的硬件选型与研发第127-135页
        6.2.1 热风机组变频设备研究第127-132页
        6.2.2 PLC电路控制设备研究第132-133页
        6.2.3 电控出风阀门研究第133-135页
    6.3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研发第135-142页
        6.3.1 远程监控软件设计第135-137页
        6.3.2 预警调控程序设计第137-142页
    6.4 现场试验及效果考察第142-148页
        6.4.1 实施方案第142-144页
        6.4.2 现场试验及应用效果第144-148页
    6.5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50-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2页
致谢第162-164页
作者简介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化道微生物对猪和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大鼠和仔猪机体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