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仁果类病虫害论文--梨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梨树腐烂病菌的转录组分析及两个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1-32页
    第一章 梨树腐烂病的研究进展第12-20页
        1. 梨树腐烂病病害发生与危害第12-13页
        2. 梨树腐烂病分布第13页
        3. 影响梨树腐烂病发生与传播因素第13-15页
        4.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鉴定第15页
        5. 梨树腐烂病菌致病力差异第15-16页
        6. 梨树腐烂病菌与梨树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第16-17页
        7. 梨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策略第17-18页
        8. 展望第18-20页
    第二章 真菌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第20-32页
        1. 真菌转录因子种类第21-23页
        2. 转录因子调控真菌生长与菌丝形态第23-25页
        3. 转录因子调控真菌的发育过程与次生代谢第25-26页
        4. 转录因子影响真菌的细胞壁完整性第26-27页
        5. 转录因子参与应答真菌非生物胁迫第27-28页
        6. 转录因子参与真菌致病过程第28-29页
        7. 转录因子参与真菌信号传导途径第29-30页
        8. 展望第30-32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32-100页
    第一章 梨树腐烂病菌的比较转录组分析第34-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1.1 用于转录组测序的样品准备第37页
            1.2 RNA提取与转录组测序第37页
            1.3 基因的表达分析第37-38页
            1.4 无参考基因组的De novo拼接第38页
            1.5 基因的功能注释与分类第38页
            1.6 进化树分析第38页
            1.7 转录本的丰度分析第38-39页
            1.8 特异基因注释分类第39-40页
        2. 结果分析第40-55页
            2.1 转录组Reads的De novo拼接第40-42页
            2.2 梨树腐烂病菌的进化地位与GO功能注释第42-44页
            2.3 梨树腐烂病菌中致病相关基因反应其死体营养特性第44-46页
            2.4 梨树腐烂病菌侵染寄主期间的转录调控第46-48页
            2.5 Vp14菌株更利于对糖的利用第48-49页
            2.6 Vp14表达更多的蛋白酶基因第49-51页
            2.7 膜转运子的大量表达是梨树腐烂病菌的一种普遍侵染策略第51-53页
            2.8 Vp297中表达具有更多的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第53-55页
        3 讨论与结论第55-58页
    第二章 梨树腐烂病菌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第58-64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9页
            1.1 实验材料第59页
            1.2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确定与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第59页
            1.3 梨树腐烂病菌对抗生素临界耐受浓度第59页
            1.4 转化子的验证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2页
            2.1 筛选标记的选择第60页
            2.2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60-61页
            2.3 遗传转化过程第61-62页
            2.4 转化子的验证第62页
        3 讨论与结论第62-64页
    第三章 真菌特异转录因子VpPf2的功能研究第64-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69页
            1.1 真菌的分离与培养第66页
            1.2 构建VpPf2的敲除转化子第66-67页
            1.3 构建Pf2ko突变体的回补菌株第67-68页
            1.4 基因表达分析第68页
            1.5 致病性测试第68页
            1.6 VpP2的菌丝形态差异第68-69页
        2 结果分析第69-74页
            2.1 生物信息学鉴定梨树腐烂病菌的VpPf2第69-71页
            2.2 建构梨VpPf2敲除突变体第71-72页
            2.3 VpPf2调控制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器形成与菌丝形态第72页
            2.4 VpPf2ko突变体致病性降低第72-74页
            2.5 VpPf2负调控梨树腐烂病菌对细胞壁胁迫反应第74页
        3 讨论第74-78页
    第四章 转录因子VpCRZ1的功能研究第78-10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0-84页
            1.1 真菌的分离与培养第80-81页
            1.2 构建VpCRZ1的敲除转化子第81页
            1.3 构建△VpCRZ1突变体的回补菌株第81-83页
            1.4 PEG介导的梨树腐烂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第83页
            1.5 基因表达分析第83-84页
            1.6 致病性测试第84页
            1.7 VpCRZ1的亚细胞定位及菌丝形态差异第84页
        2. 结果分析第84-94页
            2.1 生物信息学鉴定梨树腐烂病菌的VpCRZ1第84-86页
            2.2 建构VpCRZ1敲除突变体第86-87页
            2.3 VpCRZ1调控制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器形成与菌丝形态第87-88页
            2.4 VpCRZ1是梨树腐烂病菌致病过程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调控因子第88-90页
            2.5 VpCRZ1负调控梨树腐烂病菌对细胞壁胁迫反应第90-91页
            2.6 VpCRZ1影响应答依赖磷酸酶相关基因以及抗刚果红基因的的表达第91-92页
            2.7 VpCRZ1依赖Ca2+方式定位于细胞核第92-94页
        3. 讨论第94-100页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4页
附录第114-11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斜沟矿厚煤层错层位外错式沿空掘巷与支护技术研究
下一篇:露天矿拉斗铲倒堆工艺系统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