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六盘山区山桃种群的实生更新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植物的生活史策略和空间分布格局第14页
        1.2.2 种子雨、种子库及幼苗库第14-15页
        1.2.3 种子扩散及对其种群实生更新的影响第15-16页
        1.2.4 种子硬实性及其破除方法第16-17页
        1.2.5 幼苗建成及其影响因子第17-19页
        1.2.6 种群更新的限制因素第19-20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2.1 研究地区概况第22页
    2.2 山桃种群植株结实量和幼苗库第22-23页
        2.2.1 植株结实量第22-23页
        2.2.2 六盘山区山桃林幼苗库调查第23页
    2.3 山桃种子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第23-24页
        2.3.1 种子来源第23页
        2.3.2 覆盖与种子密度对山桃种子扩散的影响第23-24页
    2.4 山桃种子的萌发特征第24-26页
        2.4.1 种子的休眠及其破除方法第24-25页
        2.4.2 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5页
        2.4.3 种子大小和光照强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5-26页
    2.5 影响山桃幼苗生长的因素第26-28页
        2.5.1 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第26页
        2.5.2 光照强度和水分第26-27页
        2.5.3 不同坡位生境下山桃幼苗的生长第27-28页
    2.6 山桃幼苗的萌生特征第28页
    2.7 数据统计分析第28-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9-49页
    3.1 山桃种群植株结实量和幼苗库第29-31页
        3.1.1 山桃植株的结实量第29页
        3.1.2 山桃林幼苗库及年龄组成第29-31页
    3.2 鼠类介导的山桃种子扩散特征第31-34页
        3.2.1 种子命运第31-32页
        3.2.2 搬运距离第32-33页
        3.2.3 种子搬运距离的分布频次第33-34页
    3.3 影响山桃种子萌发的因素第34-38页
        3.3.1 低温层积第34-35页
        3.3.2 种子大小、光照强度和播种深度第35-38页
    3.4 影响山桃幼苗生长的因素第38-46页
        3.4.1 播种深度和种子大小第38-39页
        3.4.2 光照强度和水分第39-44页
        3.4.3 不同坡位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4-46页
    3.5 山桃幼苗的萌生特征第46-49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9-55页
    4.1 六盘山区山桃种群结实的大小年现象第49页
    4.2 六盘山区山桃林幼苗库及其年龄组成第49-50页
    4.3 啮齿动物介导的山桃种子扩散第50-51页
    4.4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第51页
        4.4.1 种子休眠和种子大小第51页
        4.4.2 光照强度和播种深度第51页
    4.5 影响山桃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因素第51-54页
        4.5.1 光照强度第51-52页
        4.5.2 光强和水分第52-53页
        4.5.3 坡位第53-54页
    4.6 萌生是山桃种群实生更新的重要补充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视真人秀节目机制创新研究
下一篇:“戴米斯·哈萨比斯关于人工智能的讲座”模拟交替传译实践反思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