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0-11页 |
1.1.1 盐胁迫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 第10页 |
1.1.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0页 |
1.1.3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0-11页 |
1.1.3.1 光合作用 | 第10-11页 |
1.1.3.2 呼吸作用 | 第11页 |
1.2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1 脯氨酸的变化 | 第11页 |
1.2.2 丙二醛(MDA)的变化 | 第11-12页 |
1.2.3 抗氧化物酶的变化 | 第12页 |
1.3 盐胁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1 渗透保护剂和相关合成基因 | 第13页 |
1.3.2 离子平衡调节相关的转运基因 | 第13页 |
1.3.3 大分子蛋白和相关基因 | 第13页 |
1.3.4 胁迫信号的传递和相关基因 | 第13-15页 |
1.3.4.1 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 | 第13-14页 |
1.3.4.2 AP2/EREBP类转录因子 | 第14页 |
1.3.4.3 bZIP类转录因子 | 第14页 |
1.3.4.4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 第14-15页 |
1.4 miRNA在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 | 第15-19页 |
1.4.1 miRNA的生物发生 | 第15-16页 |
1.4.2 miRNA在不同类型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2.1 干旱胁迫 | 第16-17页 |
1.4.2.2 低温胁迫 | 第17页 |
1.4.2.3 氮磷胁迫 | 第17页 |
1.4.2.4 重金属胁迫 | 第17-18页 |
1.4.3 miRNA在植物应答盐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4.4 植物miR528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2 miR528转基因水稻的盐耐性表现及生理指标分析 | 第20-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第20-21页 |
2.1.2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检测 | 第21-22页 |
2.1.2.1 TPS法提DNA | 第21页 |
2.1.2.2 CTAB法提DNA | 第21页 |
2.1.2.3 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 第21-22页 |
2.1.3 生理指标测定 | 第22-24页 |
2.1.3.1 根系相对伸长量测定 | 第22页 |
2.1.3.2 叶绿素提取与含量测定 | 第22页 |
2.1.3.3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2.1.3.4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测定 | 第23页 |
2.1.3.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1.3.6 抗氧化酶系活性测定 | 第23-24页 |
2.1.4 统计分析 | 第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2.2.1 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 | 第24-25页 |
2.2.2 不同供试材料的盐耐受性表现 | 第25页 |
2.2.3 盐胁迫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5-30页 |
2.2.3.1 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3.2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3.3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2.2.3.4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3.5 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8页 |
2.2.3.6 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 讨论 | 第30-33页 |
3 miR528转基因植株中脯氨酸含量变化的初步机理分析 | 第33-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3.1.2 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氨基酸 | 第33-34页 |
3.1.2.1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第33页 |
3.1.2.2 样品的处理和衍生 | 第33-34页 |
3.1.2.3 色谱条件 | 第34页 |
3.1.3 水稻叶片总RNA的提取及定量RT-PCR分析 | 第34-35页 |
3.1.3.1 水稻总RNA的提取 | 第34-35页 |
3.1.3.2 cDNA的合成 | 第35页 |
3.1.3.3 实时定量PCR扩增 | 第35页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5-36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3.2.1 氨基酸色谱图 | 第36-37页 |
3.2.2 氨基酸的线性回归方程和检出限 | 第37-38页 |
3.2.3 脯氨酸、鸟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变化分析 | 第38-39页 |
3.2.4 脯氨酸合成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9-41页 |
3.3 讨论 | 第41-42页 |
4 盐胁迫处理下miR528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42-4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4.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 第42页 |
4.1.2 水稻基因组DNA提取 | 第42页 |
4.1.3 GUS染色液的配制及组织化学染色 | 第42-43页 |
4.1.4 荧光分析法定量测定GUS酶活性 | 第43-44页 |
4.1.4.1 试剂配制 | 第43页 |
4.1.4.2 蛋白提取及总蛋白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4.1.4.3 GUS酶的荧光值测定 | 第44页 |
4.1.4.4 GUS酶活力计算 | 第44页 |
4.1.5 转基因植株各组织中GUS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4.2.1 不同盐胁迫处理时间的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44-46页 |
4.2.2 GUS酶活性测定 | 第46页 |
4.2.3 GUS基因的RT-PCR定量分析 | 第46-47页 |
4.3 讨论 | 第47-48页 |
5 水稻盐耐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8-5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5.1.1 实验材料和盐胁迫处理 | 第48页 |
5.1.2 耐盐基因的筛选 | 第48-49页 |
5.1.3 水稻总RNA提取 | 第49页 |
5.1.4 反转录和RT-PCR反应 | 第49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5.2.1 引物扩增的特异性检测 | 第49-51页 |
5.2.2 基因表达分析 | 第51-52页 |
5.3 讨论 | 第52-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4页 |
6.2 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