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PBL化学教学模式对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5-2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第20-21页
        1.3.1 研究问题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3页
        1.4.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4.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3-28页
    2.1 概念界定第23-26页
        2.1.1 PBL教学模式的概念第23-24页
        2.1.2 PBL教学模式与探究式教学、传统教学对比第24-25页
        2.1.3 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第25-26页
    2.2 理论基础第26-28页
        2.2.1 建构主义理论第26-27页
        2.2.2 联想理论第27-28页
3 研究设计及实验过程第28-44页
    3.1 研究假设第28页
    3.2 研究思路第28-29页
    3.3 PBL化学教学模式的设计第29-31页
    3.4 测评工具第31-34页
        3.4.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问卷的编制第31-33页
        3.4.2 化学问题解决能力问卷信效度检验第33页
        3.4.3 化学成绩测试第33-34页
        3.4.4 访谈设计第34页
        3.4.5 PBL化学教学模式自评量表第34页
    3.5 实验过程第34-44页
        3.5.1 实验对象的选择第34-36页
        3.5.2 实验前期准备第36-37页
        3.5.3 实验流程第37-38页
        3.5.4 教学实践案例第38-44页
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4-52页
    4.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问卷数据分析第44-46页
        4.1.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分析第44-45页
        4.1.2 对照班前测和对照班的后测分析第45页
        4.1.3 实验班前测和实验班的后测分析第45-46页
    4.2 PBL化学教学模式自评量表第46-47页
    4.3 学生化学成绩分析第47-49页
        4.3.1 一月后两班学生化学成绩分析第47-48页
        4.3.2 两月后两班学生化学成绩分析第48-49页
    4.4 访谈记录与分析第49-52页
        4.4.1 学生访谈记录第49-50页
        4.4.2 学生访谈记录分析第50页
        4.4.3 新老教师访谈记录第50-51页
        4.4.4 新老教师访谈分析第51-52页
5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2-55页
    5.1 PBL化学教学模式研究结论第52-53页
        5.1.1 有助于提高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第52页
        5.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第52-53页
    5.2 PBL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反思第53-55页
        5.2.1 化学教师角色转换滞后第53页
        5.2.2 课时与教材不支持第53页
        5.2.3 学生互动难以自律第53-54页
        5.2.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79页
    附录一第58-59页
    附录二第59-60页
    附录三--A卷第60-65页
    附录四--B卷第65-71页
    附录五--C卷第71-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萘洛尔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家系的致病基因筛查及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