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 | 第12-20页 |
1.2.1 大跨度上承式拱桥的静力学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大跨度上承式拱桥的动力学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桥梁流固耦合的研究现状和方法 | 第15-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大跨度上承式拱桥的有限元求解理论 | 第21-30页 |
2.1 有限元理论 | 第21-22页 |
2.2 静力作用下的有限元求解 | 第22页 |
2.3 动力特性的有限元求解 | 第22-28页 |
2.3.1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2.3.2 反应谱理论 | 第23-25页 |
2.3.3 时程分析理论 | 第25-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大跨度上承式拱桥高水位情况的分析要素研究 | 第30-50页 |
3.1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 第30-36页 |
3.1.1 流体的物理性质 | 第31-32页 |
3.1.2 流体运动的描述 | 第32-34页 |
3.1.3 流体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34-36页 |
3.2 流水压力 | 第36-38页 |
3.3 水的浮力 | 第38-39页 |
3.4 流固耦合基本知识 | 第39-44页 |
3.4.1 基本假定 | 第39-40页 |
3.4.2 无粘性小扰动流体的基本方程 | 第40-43页 |
3.4.3 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3.5 大跨度上承式拱桥流固耦合分析 | 第44-50页 |
3.5.1 半解析法 | 第44-45页 |
3.5.2 数值分析法 | 第45-48页 |
3.5.3 解析法 | 第48-49页 |
3.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大跨度上承式拱桥的静力响应研究 | 第50-76页 |
4.1 工程实例 | 第50-55页 |
4.1.1 工程实例桥梁概况 | 第50-51页 |
4.1.2 设计标准 | 第51页 |
4.1.3 有限元模型 | 第51-55页 |
4.2 流水速度影响因素 | 第55-65页 |
4.2.1 计算结果 | 第55-62页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4.3 拱圈淹没深度影响因素 | 第65-75页 |
4.3.1 计算结果 | 第65-70页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4.3.3 结论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大跨度上承式拱桥的动力特性研究 | 第76-96页 |
5.1 流固耦合模型 | 第76页 |
5.2 自振特性分析 | 第76-81页 |
5.2.1 计算结果 | 第76-79页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5.3 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81-90页 |
5.3.1 反应谱曲线 | 第81-82页 |
5.3.2 计算结果 | 第82-84页 |
5.3.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4-87页 |
5.3.4 阙值的确定 | 第87-90页 |
5.4 地震时程分析 | 第90-95页 |
5.4.1 地震波输入方式 | 第90-92页 |
5.4.2 计算结果 | 第92-93页 |
5.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93-95页 |
5.5 结论 | 第95-9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结论 | 第96页 |
6.2 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附录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