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关于输出的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输出的国内研究 | 第12-14页 |
1.2.3 趋向补语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对泰汉语趋向补语教学研究 | 第15-16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输出假说在趋向补语习得中的实验设计 | 第19-26页 |
2.1 趋向补语习得的偏误分析 | 第19-20页 |
2.2 研究问题 | 第20页 |
2.3 受试学习背景简介 | 第20-21页 |
2.4 实验设计:受试、前测、即时测试与后测 | 第21-26页 |
2.4.1 受试 | 第21-22页 |
2.4.2 趋向补语习得的范围考察 | 第22-23页 |
2.4.3 实验具体步骤 | 第23-25页 |
2.4.4 访谈 | 第25页 |
2.4.5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3.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6-32页 |
3.1.1 前测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3.1.2 即时测试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3.1.3 后测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3.2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第32-37页 |
第四章 实验结论及原因探究 | 第37-43页 |
4.1 实验结论 | 第37页 |
4.2 实验结论原因探究 | 第37-43页 |
4.2.1 可理解输出更有利于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4.2.2 口语输出更有利于趋向补语习得的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教学建议 | 第43-50页 |
5.1 教学及学习建议 | 第43-50页 |
5.1.1 教师教学建议 | 第43-48页 |
5.1.2 学生学习建议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0-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