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广告论文

非艺术因素对当代中国广告设计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对象与主题第7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7-8页
    1.2 研究的基本范畴与概念界定第8-9页
        1.2.1 当代中国广告设计的研究范畴第8页
        1.2.2 非艺术因素的概念第8-9页
    1.3 研究现状与评价第9-12页
        1.3.1 广告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第9-10页
        1.3.2 设计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0页
        1.3.3 传播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0-11页
        1.3.4 社会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1-12页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2-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当代广告的分期及特征第15-30页
    2.1 过渡与初创时期(1949——1965)第15-18页
        2.1.1 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广告第15-17页
        2.1.2“简洁直观、服务社会”的广告特征第17-18页
    2.2 挫折与探索时期(1966——1978)第18-21页
        2.2.1 商业广告的消亡第19-20页
        2.2.2“强烈鲜明、服务政治”的广告特征第20-21页
    2.3 恢复与发展时期(1979——1991)第21-26页
        2.3.1 为广告正名第21-24页
        2.3.2“情理相融、服务生活”的广告特征第24-26页
    2.4 开放与多元时期(1992——至今)第26-30页
        2.4.1 广告发展之新契机第26-28页
        2.4.2“个性独创、服务大众”的广告特征第28-30页
第三章 当代社会生活语境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第30-65页
    3.1 社会政治对广告设计风格的影响第30-42页
        3.1.1 万象更新的新中国——“实用化、简洁化”第30-34页
        3.1.2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公式化、样板化”第34-36页
        3.1.3 改革开放春潮涌动——“艺术化、多样化”第36-39页
        3.1.4 求同存异的中国特色——“多元化、国际化”第39-42页
    3.2 经济环境对广告种类的影响第42-54页
        3.2.1 温饱线上的徘徊——单一的生产资料广告第42-45页
        3.2.2 经济紊乱的阵痛——特殊的政治宣传广告第45-47页
        3.2.3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多样化的生活资料广告第47-51页
        3.2.4 经济转轨奔小康——多层次的服务、娱乐广告第51-54页
    3.3 审美文化对广告中人物形象的影响第54-65页
        3.3.1 审美阶级化——勤劳朴素的劳模形象第54-56页
        3.3.2 审美政治化——神圣崇高的英雄形象第56-59页
        3.3.3 审美世俗化——回归生活的大众形象第59-61页
        3.3.4 审美多元化——风格迥异的个性形象第61-65页
第四章 技术因素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第65-88页
    4.1 印刷技术对纸媒广告设计的影响第65-73页
        4.1.1 从模拟印刷技术到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第66-67页
        4.1.2 纸媒广告从告白型、创新型到创意型的转变第67-73页
    4.2 电视技术对电视广告设计的影响第73-80页
        4.2.1 从模拟电视技术到数字电视技术的演进第74-77页
        4.2.2 电视广告从告知型、说服型到营销型的转变第77-80页
    4.3 互联网技术对网络广告设计的影响第80-88页
        4.3.1 从PC互联网技术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第82-85页
        4.3.2 网络广告从技术型、创意型到交互型的转变第85-88页
第五章 结论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附录第95-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癌蛋白DEPDC1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作用及机制
下一篇:专业市场商户满意度研究--以无锡招商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