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天陇(陇西段)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1.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2 评价方法概述 | 第14-23页 |
2.1 评价的理论依据及研究领域 | 第14-15页 |
2.2 定性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2.3 定量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2.4 社会效益评价方法选取的原则 | 第18-19页 |
2.5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19-23页 |
2.5.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起源 | 第19页 |
2.5.2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19-21页 |
2.5.3 模糊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21-23页 |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28页 |
3.1 西部公路项目的特点 | 第23页 |
3.2 甘肃省公路网的现状 | 第23-24页 |
3.3 甘肃省农村公路存在问题分析 | 第24-25页 |
3.4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25-26页 |
3.5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 | 第26-28页 |
4 工程实例分析 | 第28-52页 |
4.1 公路的定义及分类 | 第28页 |
4.2 项目立项目的和依据 | 第28-30页 |
4.3 项目概况 | 第30-32页 |
4.3.1 工程主要实施内容 | 第30页 |
4.3.2 公路的设计标准及主要指标 | 第30-31页 |
4.3.3 公路的资金使用情况 | 第31-32页 |
4.3.4 项目参建单位基本情况 | 第32页 |
4.4 公路施工内容的完成情况 | 第32-42页 |
4.5 公路建设的意义 | 第42-44页 |
4.5.1 经济效益 | 第43页 |
4.5.2 公共(社会)效益 | 第43-44页 |
4.5.3 工程建设的主要意义 | 第44页 |
4.6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44-51页 |
4.6.1 问卷调查 | 第44页 |
4.6.2 评价专家的确定和构成 | 第44-45页 |
4.6.3 评价过程 | 第45-51页 |
4.7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